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改变以往延用的地道变形缝防水构造做法,采用对变形有较高适应能力的新型防水材料多道设防和底缝压浆来达到防水目的。  相似文献   
22.
隧道衬砌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技术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隧道衬砌施工缝、变形缝已有的防水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深入到冻土地区隧道衬砌施工缝、变形缝防水的技术现状.最后,根据室内试验以及工程实例提出一种合理的缝隙防水方法.  相似文献   
23.
明挖隧道往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由于水具有无孔不入的渗透特性, 使得该类隧道防水工程的质量较难保证的情况下, 渗漏是容易出现的问题。 文章以杭州某公路兼顾城市道路地下明挖隧道工程为例, 从防水理念、 混凝土自防水、 变形缝防水及隧道内渗漏水引排等角度总结分析了公路矩形明挖隧道防排水体系设计关键技术要点, 期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4.
25.
为科学合理地确定综合管廊变形缝的间距,以合肥市高新区明珠大道段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为工程背景,分标准段管廊和双标准段管廊2 种情况,变形缝设置间距分别为20、30、40 m,管廊上部覆土厚度分别为2. 5、3. 5、5 m,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 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得到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正常使用阶段的应力和变形,分析综合管廊变形缝间距变化对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交通荷载对管廊结构受力和变形有显著影响; 2)综合管廊变形缝间距小于30 m 时,管廊结构变形变化不大,变形缝间距大于30 m 后,随着标准段长度的增加,管廊的变形有较明显的增大; 3)合肥典型地质条件下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变形缝间距设置为30 m 时,管廊的应力和变形均远小于规范允许值,因此可以经过科学计算将变形缝间距设置为40 m。  相似文献   
26.
文章详细、具体地介绍了青岛火车站广场地下综合工程中门洞变形缝渗漏水的整治过程和技术要求,对具体负责上类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针对目前明挖施工地下通道存在的变形缝渗漏水问题,拟从加大变形缝间距、减少变形缝道数方向出发,达到降低渗漏水风险点的目的。为此根据地下通道结构特点与混凝土自身特性,针对加大变形缝间距与早期混凝土收缩、季节性温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及有限元模拟计算,并提出加大变形缝间距所需采取的技术措施。经分析研究,在对温度作用进行分析并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前提下,适当加大变形缝间距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28.
大型排水箱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箱涵顶部不均匀覆土或超载、箱涵局部损坏渗漏造成地基水土流失及止水带本身的腐蚀、老化等,引起箱涵变形缝拉开、错位、止水带渗漏等损坏,需要对箱涵变形缝进行修复。现以上海排水箱涵变形缝修复的实例,对变形缝修复技术作梳理,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9.
上海南站站台雨棚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上海铁路南站站台雨棚是车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21世纪第1站"的精品工程.为了达到建筑质量和美观的效果,对站台雨棚超长钢结构高应力区释放温度变形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并对树杈柱端铰接节点进行优化,使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研究结论:通过对上海铁路南站站台雨棚特定环境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超长钢结构高应力区设置温度变形缝的新概念,开发的高应力区变形缝设计,在温度变形总量可控的条件下,达到了建筑结构连续、美观的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提出的分层铰接节点设计,实现了树杈柱端铰接节点的美化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0.
分析重力式码头变形缝的缺陷,结合营口港鲅鱼圈港区四期工程54#~56#集装箱泊位施工,提出防治措施,防治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