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02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76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吴迎秋 《车时代》2011,(5):18-18
那么合资企业的血肉是什么呢?长期以来,缺乏核心技术和语浯权是合资企业屡受诟病的两大“旧疾”,产业人在舆论圈也总在批评说,如果没了外方的“给养,”合资企业就生存不下下去。言下之意,所谓血肉就是内生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32.
在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全球知名的汽车生产厂家基本上都已进入中国,形成了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分别与至少两个国际汽车巨头牵手建立了合资企业,广汽、长安、北汽也有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形成六大汽车集团的大的分布战略。而相关的汽车服务业状况如何呢?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里,深入了解其模式和现状吧。  相似文献   
33.
成立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合资企业、引入EPS国产化生产线,在过去的2010年,TRW在本土化方面进行了更多的投入。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TRW期望进一步提高本土化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4.
刘跃 《世界汽车》2020,(1):48-57
"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中,合资企业地位举足轻重。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人才培养,合资车企都为当时贫瘠的国内市场灌溉了珍贵雨露,使中国汽车工业在短短数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蜕变。2002年,‘入世’的脚步还未走远,国内汽车产业就迎来东风汽车公司成功牵手日产汽车公司的喜讯,而这一合作协议也成为中国汽车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由此诞生了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相似文献   
35.
蓝·红     
潘建新 《汽车知识》2012,(4):112-112
由于历史的缘故,中国乘用车市场绝大多数被合资企业把持。外方一方面对技术绝对控制,另一方面对销售市场几乎毫无插手权,直接导致了这段产业链的薄弱。  相似文献   
36.
王作函 《商用汽车》2012,(17):94-95
2012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七,恰逢中国的情人节.这一天,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正式结为百年好合,双方合资成立的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揭牌. 从最初的谈判到签约历时2年,从签约到柴油机合资公司正式揭牌历时近2年,相比以往国内商用车合资项目而言,江淮与纳威司达互相接受的时间很快.  相似文献   
37.
重塑一汽     
长春市,和一般的北方城市并无两样。唯独不同的是,这里有中国最强大的汽车工业、这里是早期培养中国汽车人才的摇篮圣地,也是有着60年历史的共和国长子——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所在地。先有一汽才有的中国汽车工业。正因为此,一汽造就了中国多个第一: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中国第一辆东风牌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轿车,第一家国产高档轿车奥迪的合资企业。红旗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了太多的政治色彩与期望,至今红旗已经具有55年的品牌历史,但是作为中国最具有高贵气质的汽车品牌,它的命运是坎坷的,几度停产,2008年10月上市的红旗HQ3在上市后因严重滞销改为“红旗盛世”。  相似文献   
38.
蔡观 《中国港口》2000,(7):49-49
新加坡港不仅旨在保持竞争实力 ,而且将其视野定在全球海运中心目标上。1999年共在 7个国家 10个港口成立海外合资企业 ,收入达 4亿新元 ,扩张势头方兴未已  相似文献   
39.
《水运工程》2012,(6):14
广州海宁橡胶有限公司(原"广州番禺化龙橡胶厂"、"番禺海宁工程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是中港合资企业,成立于1976年,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现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橡胶制品企业和国内首家能提供码头防撞系统整体方案设计的专业化企业。公司  相似文献   
40.
国际     
《世界汽车》2014,(11):154-156
<正>萨博望借重组起死回生正与亚洲企业谈判日前,萨博汽车的所有者——国家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发布了将帮助其走出危机和避免破产的重组计划。国家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正在与两个大的亚洲汽车制造商进行谈判。其中的一个谈判方对把萨博作为自己的豪华品牌深感兴趣。这将有利于在萨博现有研发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豪华车型。第二谈判方希望通过与国家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来共同发展。这样的交易意味着,谈判方在获得萨博的部分股份的情况下,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