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82篇
综合类   120篇
水路运输   112篇
铁路运输   121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船舶舱底污水案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海事主管机关查处了多起船舶在航行途中故意排放机舱舱底含油污水的违法行为.随着海事主管机关对上述违法行为查处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也意识到在现行的法律体系框架下取证责任完全由海事主管机关承担,造成了取证难的被动局面.本文将归纳故意排放机舱舱底含油污水违法行为的排污途径和特点,分析取证难的被动局面,借鉴民事审判实践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讨论此类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52.
153.
本文论述了铁路机车车辆修造行业含乳化油废水的形成条件和水质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这种废水处理方法是先破乳,再进行油水分离。为此探讨了破乳机理,介绍了LLT破乳剂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混凝剂的性能和预处理工艺。废水破乳效果与金属清洗剂类型有关,为降低处理成本建议在保证清洗质量的前提下,要选择破乳性能优良的金属清洗剂。  相似文献   
154.
155.
研究以生物三相流化床作为工程化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工艺理论及操作特性,分别测定流化床内的气相含率,液体循环速度及体积氧传质系数,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工程化操作的条件,并经半年多的实际运行检验了所建立理论的正确性,实现了节能、高效与稳定出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6.
提出了将炼厂废水与油田产出污水混合处理作为油田回注水资源的设想,并在油田现场验证了室内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7.
张乔 《中国电动车》2007,(3):188-189
本文通过对粉煤灰的组成、结构的分析,进而对粉煤灰处理酸性废水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从处理效果以及最终污泥处置的综合论证分析,得出了粉煤灰在攀钢酸性废水处理领域的可行性和存在巨大潜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8.
介绍了膜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特点和应用前景,针对含油废水的性质,探讨了膜类型的选择、操作压差、膜面流速、操作温度、膜污染及清洗等因素对膜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操作压力过大时,膜通量随压力变化较小,而低于该压力时,膜通量随操作压力的增大而提高;膜面流速和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和操作压力的影响类似;膜经过合适的清洗可以基本恢复膜通量.还介绍了膜技术在油田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实例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膜技术和微生物法结合处理油田含油废水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9.
分别以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溶液为模拟电镀废水进行了纳滤实验,所采用纳滤膜为Osmonics的DK、DL膜和日东电工的NTR-7450膜.实验表明,三种膜通量大小顺序为DL>DK>NTR-7450,随原料液浓度的增大膜通量降低,而膜对铜离子的截留率有升高的趋势;纳滤膜对各盐的截留率大小排序为硫酸盐>氯盐>硝酸盐.实验还考察了添加其它离子对纳滤膜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aCl2后,对DL膜性能影响不显著;加入Na2SO4后,DL膜的通量变化不明显,截留率略有升高;加入EDTA能明显提高DL膜通量和对铜离子的截留率.  相似文献   
160.
采用电渗析与超滤、微滤相结合的集成膜过程对含油废水进行了资源化回收利用处理,并对该工艺中电渗析脱盐过程的各项运行参数与分离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改善出水水质,还对不同材料的超滤、微滤膜去除废水CODCr的效果作了相应的实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