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197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86篇
铁路运输   38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淳江旅游航线是举世闻名的“黄金水道”,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所在。多年来,在国家交通部、广西区交通厅等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桂林市扎实开展创建漓江文明航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83.
黄东 《上海公路》1999,(11):140-143
上海市外环线是淞江大桥是一座跨径组合为40m+65m+4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本着主桥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设计原则,采用了等截面梁与直线束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从而方便施工,缩短工期,节省材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4.
港口管理     
《上海港科技》2004,(2):48-48
一个能充分体现上海水上大门风采、满足城市功能需求的上海新吴淞客运中心,将力争年内在现有地基上“升级”,成为集客运、办公、商业、景观、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码头。  相似文献   
85.
张伟  李海霞  赵忠仁 《隧道建设》2017,37(11):1449-1454
基于南昌红谷隧道工程干坞的邻江环境及深厚富水砂层地质条件,结合边坡支护的数值计算及干坞内抽排水模拟分析,选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坡面防护+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支护防渗体系。经历了干坞内多次抽排水及汛期的考验,表明该支护防渗体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防护效果可靠,防渗效果良好,造价低、施工便捷、维护工作量小,为管段预制工序提供了工期保证,也为整个工程如期完工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6.
杨钊  孙国华  杨擎 《隧道建设》2017,37(Z1):116-120
以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N线盾构接收施工为例,介绍软土地层超大直径盾构接收施工工艺。提出一种新型的盾构接收洞门密封结构形式,采用弹簧钢板束结构代替传统密封结构,避免了常规洞门密封结构易损坏、操作不便的缺点;设计制作用于加强洞门封堵注浆的特殊管片,实现了良好的洞门封堵效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7.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是《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一直控制和预留的过江通道之一,本工程的研究实施将对缓解下游南京长江大桥交通压力和加强长江南北联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综合考虑总体规划、交通功能、通航要求、技术难度及建设投资等条件对纬三路过江通道的桥梁方案进行研究及论证。通过对过江通道涉及的主航道、梅中航道及大胜关航道分别进行多种桥型及跨度比选,最终推荐(900+600)m的连体悬索桥+独塔斜拉桥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88.
南昌枢纽西环线铁路沙田赣江特大桥水中墩承台基础施工中,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进行施工介绍了深水基础双壁钢套箱围堰的设计及平台下水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9.
简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杂散电流防护的基本原理,并分析过江隧道区段的特点,同时对过江隧道区段杂散电流防护的不同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可行的过江隧道区段杂散电流防护方案及优化建议,并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过江隧道区段杂散电流防护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总结。  相似文献   
90.
应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并结合现场实测,对直径为11.68m的泥水平衡盾构下穿钱塘江大堤而导致大堤变形的规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受大直径盾构下穿施工的影响,堤顶的最大沉降为30.5mm,沉降曲线最大斜率为0.13%,基本符合变形控制值,说明选取的掘进参数合理、可行;大堤堤顶的横向沉降槽与直径为6.34m的地铁盾构类似,呈高斯正态分布,仍可用Peck公式预估沉降;大堤深层的土体横向沉降槽虽也符合高斯正态分布,但沉降量及沉降槽宽度随深度的变化不如直径为6.34m的地铁盾构明显,因此可近似用堤顶的沉降反映大堤深层土体的沉降;大堤的堤顶及深层土体的水平位移曲线近似呈倒"S"形,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地表沉降槽曲线的反弯点处,在施工中应重视大堤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监测以及大堤区域内桩基等挡土结构物受到的附加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