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83篇
公路运输   1083篇
综合类   418篇
水路运输   461篇
铁路运输   353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41.
分析了桥址区的气象、水文、地质、地震、通航等建设条件,在金塘大桥主通航孔采用主跨为620 m的钢箱梁斜拉桥.文中主要介绍金塘大桥主通航孔桥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842.
自锚式悬索桥独塔的创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江心洲大桥为主跨248 m的独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造型独特美观.本文介绍该桥独塔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技术,为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3.
为了获得自锚式悬索桥施工阶段结构体系转换过程中各构件的受力状况及成桥后结构的力学性能,利用优化方法计算了缆索系统的安装过程,并对三汊矶湘江大桥进行了缩尺比例为1:28的整体模型试验.介绍了优化计算的原理以及模型设计、试验方案的细节,并对施工过程中顶升主梁进行吊索的无应力安装过程以及活载作用下结构力学性能的测试和计算作了详细说明.结果表明:模型试验的测试结果与计算值吻合良好,吊索的无应力安装能够满足施工阶段的受力要求并达到设计成桥线形;活载作用下结构挠度、应力与荷载呈线性关系,叠加原理能够适用.  相似文献   
844.
一维非饱和土固结简化计算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较高饱和度的非饱和土,通过将孔隙中水、气看作一种混合介质简化固结过程,提出了改进的计算方法.考虑加荷初期,由水、气、土骨架共同承担荷载建立平衡方程,求得三者分担的应力和土体体积压缩量;固结过程中,将水和气看成混合的可压缩流体,建立混合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求解混合流体压力;同时考虑孔隙比和饱和度的变化,将孔隙水与混合流体的流量联系,建立改进的水连续性方程,求解水压力,进而求得气压力,吸力和土体的压缩量.结果表明:一维非饱和土的加载及固结中孔隙水压、有效应力、体变及饱和度的变化合理,体变计算值接近于试验值.该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845.
连续箱梁桥在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大吨位集中预加力作用于箱梁顶板、腹板上,使得锚下局部承压区的受力状况较为复杂,将可能使得局部承压区产生不可闭合的裂缝,本研究项目将结合在通河松花江大桥主桥开展的试验,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锚下局部压力分布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46.
通过引入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和比较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在锚索自由段嵌岩深度设计中应用.结果表明:由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得到的滑面半径和安全系数都比极限平衡法得到的结果大,若以极限平衡法搜索得到的滑面为准进行嵌固深度的设计将会因嵌固深度设计得过短造成锚索的失效,不利于边坡的安全.由于有限元法充分考虑了岩土体的弹塑性特性,得到的结论更贴近于实际,故建议在实际中可采用有限元法来指导锚索自由段嵌固深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847.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温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自锚式和地锚式2种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进行了成桥后的温度效应分析,分别考虑了体系温差、索梁塔温差、索塔日照、索梁日照4方面的影响,并对比了2种体系的结果.结果显示温度效应对2种体系内力和位移的影响都比较大,不同种类的温度效应对2种体系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48.
针对当前隧道锚承载力估值时未考虑锚-岩联合承载,安全性评估中忽略传力构件可靠性的问题,基于楔形效应和隧道锚承载的阶段性特征,推导隧道锚的极限承载力估值公式。综合考虑锚碇系统中传力构件的承载能力和隧道锚的抗拔力,反推得到系统所能承受的拉拔荷载上限值,进而对整个隧道锚系统中各部分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且以伍家岗大桥北岸隧道锚工程为依托验证方法的合理性。分析发现:伍家岗大桥隧道锚考虑楔形效应的极限承载力为3 080 MN,是规范计算方法的7倍;传力构件的安全性限制了系统所能承受的拉拔荷载上限值,最大拉拔荷载为486 MN;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揭露的隧道锚初始抗力为9倍设计缆力,极限承载力为13倍设计缆力,建议公式所对应的结果分别为7倍和14倍。结果表明:隧道锚的楔形效应极大地提高了锚-岩联合体的极限承载力;锚碇系统的安全性应由锚-岩联合承载性能和传力构件可靠性两方面综合确定,承载能力低者为系统承载能力的控制性因素;只有从综合角度对锚碇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才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建议的承载力估值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849.
大节段吊装施工的自锚式悬索桥钢箱梁的实际变形与理论值存在偏差,线形偏差呈波浪状,通过后期吊索力和桥面铺装的方法均难以调整,有时得不偿失。通过研究提出对首段大节段钢箱梁进行预架设的方式,模拟钢箱梁从制造拼装时的无应力状态到架设后简支应力状态,可实测得到桥位实际架设的线形、受力和节段匹配关系。由实测数据可预测和修正后续梁段的无应力拼装线形,通过预先调整改善钢箱梁线形,同时避免了较多的现场高空作业,有效提高了钢箱梁大节段间拼接的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8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