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5篇
  免费   178篇
公路运输   1477篇
综合类   933篇
水路运输   1403篇
铁路运输   528篇
综合运输   9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为解决钢轨波磨人工检测费时费力及惯性法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综合利用三维结构光技术、弦测法和密度聚类算法进行波磨检测。首先获取钢轨点云,通过纵向平面遍历轨头点云得到钢轨的纵向截面簇,其次利用弦测法计算相应纵向截面的谷深和波长。最后利用钢轨发生波磨时产生的接触斑,对遍历计算的谷深和波长分别进行密度聚类,将相同或相似接触斑的波磨信息聚类成簇,对聚类后各簇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应钢轨的波磨信息。本方法结合三维结构光数据量大、弦测法计算直接明确的优点,通过密度聚类将不同深度、大小的波磨接触斑进行区别,有效地将钢轨波磨不同谷深及波长成分进行分类计算。实验室样件试验及现场试验表明,本方法能够实现对钢轨波磨的精确检测。  相似文献   
922.
923.
924.
通过理论分析,找出了影响地铁车站机械排烟效率的关键因素——吸穿效应。采用FDS软件模拟分析了下排烟口、侧排烟口工况中不同挡烟垂壁底标高时,排烟口处CO平均体积分数随排烟口下方烟气层厚度变化的情况。对比分析了排烟口下方的烟气层厚度变化时排烟系统的排烟效率变化情况。找出了最佳的排烟管底标高及站厅层公共区挡烟垂壁底标高。  相似文献   
925.
介绍了地铁列车再生制动能馈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思路的能馈变流器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建立变流器柜的三维结构仿真模型,对柜内散热系统进行了热场分析;通过柜内温升试验及风速测试,验证了变流器散热系统结构的合理性。试验及测试结果表明,再生制动能馈变流器体积小、重量轻,不仅满足了产品的设计要求,还解决了变流器柜内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6.
提出一种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融冰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具有四象限变流功能的中压能馈装置在中压环网与接触网之间形成不断流动的融冰电流,在接触网导线电阻中产生热量使得覆冰融化。基于布尔斯道尔夫理论,研究不同接触网供电制式下的防冰电流、最小融冰电流与最大融冰电流以及给定环境条件和时间内融冰电流的计算与选取方法;提出4种融冰电流循环方式,并通过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达到预期效果;基于2 MW的中压能馈装置进行融冰模拟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验证融冰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27.
针对某布置有三相功率模块的中压能馈变流柜体,使用ICEPA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柜体内的流场、温度场,并通过试验验证,揭示了该种结构下工作时流体的分布及规律。研究表明:该种串并联风道通过优化倒角设置,结合复合相变散热器及顶部抽风方式,不仅能满足IGBT散热需求,还能实现不同高度处的冷却效果相近,具体为三相模块中对应位置的IGBT温度差异不超过2K。  相似文献   
928.
花岗岩全风化物及其改良土的击实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全风化花岗岩素土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改良土的击实试验研究,对不同水泥(石灰、石灰+水泥)掺量情况下的击实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了相应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用于武广客运专线路堤填料的全风化花岗岩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9.
随着铁路行车速度的提高,高速列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事故损失成为铁路运输领域的新课题。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比2种不同形式的压溃管在同一工况下碰撞过程,分析折叠式压溃管不同压溃引导方式,得到不同情况下的碰撞参数,为压溃管在列车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0.
铁路平交道口历来是铁路伤亡的多发地段,随着列车提速工作的不断推进,车流密度不断加大,道口将越来越繁忙。近年来虽然铁路道口平交改立交的工作在逐步展开,但由于其周期长、投资大,而且受相关条件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平交道口改为立交,大量的平交道口仍继续存在,且经常会发生一些故障导致道口堵塞或不能通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