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3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51.
运用激光粒度分析仪(LDSA)和瞬间高速摄影等装置,就喷射压力对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柴油喷射雾化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将CO2气体溶解于柴油只能在特定的喷射压力范围内改善喷射雾化. 同时,依据柴油喷射雾化粒径的实验数据,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建立了计算不同溶气量的柴油在不同喷射压力下喷雾液滴的索特直径(SMD)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52.
基于自行设计的定容弹和高压共轨喷油试验台,通过高速相机对不同掺混比的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喷雾过程进行瞬时拍摄,并运用图像后处理技术量化分析喷射压力对掺混燃料的喷雾锥角和喷雾贯穿距离等宏观喷雾特性的参数影响。结果表明:喷射压力从75 M Pa提高到135 M Pa时,喷射压力对喷雾锥角的影响在4°~5°左右;喷雾锥角和喷雾贯穿距离均逐渐增大,混合燃料的雾化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3.
设计了应用激光全息术测量柴油机喷雾场粒度分布的实验装置,并用该装置成功地测量了单孔喷嘴油雾场粒度分布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对柴油机缸内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4.
A sensitive and reliabl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s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ESI-MS/MS)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o simultaneously quantitate four categories of compounds (isoflavonoids, flavonoids, alkaloids and saponins) in Gegen-Qinlian decoction (GQD). These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by a Shiseido CAPCELL PAK C18 column with a linear gradient consisting of 0.1% (v/v) formic acid in water (A) and 0.1% (v/v) formic acid in acetonitrile (B), and delivered at a flow rate of 0.3 mL/min. All the analytes were determined by electrospray positive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n a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 mode. Linearity, accuracy, precision, recovery and stability of the method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validation over the range of 4.0-538 5 ng/mL.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a Chinese herbal preparation GQD successfully.  相似文献   
155.
从应用平面激光散射技术获得的喷雾液柱清晰照片发现,在喷射初始阶段,当环境压力在某一范围(16~500kPa)时,液柱在分裂成雾状前,其顶端会出现奇特的蘑菇状喷雾.为了解释其形成机理,采用MARS法进行了喷雾液柱两相流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吻合.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蘑菇状喷雾是由周围空气流和高速燃油流之间复杂的动量交换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6.
文章介绍了喷雾锥角测量系统的组成、视觉处理软件的功能及其设计情况,并通过软件实际运行对系统核心功能进行测试,验证了锥角测量软件的可行性。采用该测量软件可避免传统机械式测量锥角的复杂操作,大幅增加锥角测量的便利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7.
158.
159.
喷雾雾化是液体通过喷嘴进入到气体环境中,经过气体与液体的互相作用使之碎裂成液滴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复杂的能量交换、动量交换以及传热过程。燃油雾化是内燃机燃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雾化效果可以促进燃油粒子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从而使燃烧热效率得到提高,进而使内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性皆有所改善。由于喷雾液体通过喷嘴的物理结构不同,故所形成的射流形状也不同。主要的射流形式有平面射流、圆柱射流以及环状射流等。文章将对这三种射流形式进行展开研究,从射流的碎裂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引入物理方程以及射流表面波理论,将液体射流现象转变为数学模型,从而探究出影响射流雾化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而促进喷雾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0.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压喷油装置,并研究了在高喷油压力下的燃油喷雾特性。将该装置用于2L单缸非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在对燃烧室系统参数选择后,高压喷油在燃烧方面有所改进,排放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