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3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陈凯 《珠江水运》2023,(18):13-15
敞口集装箱船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集装箱船,其一个或多个货舱没有设置舱口盖。近年来,敞口集装箱船的新船建造,对图纸设计人员、船厂现场施工人员、现场验船师具有一定难度。相对于普通船型,敞口集装箱需要设置不少附加的系统,比如货舱舱底水排水系统、货舱舱底水高位报警装置、货舱固定式水喷雾系统、抽烟式探火系统及危险货物货舱通风系统等。敞口集装箱船载运液体危险货物时,还需要考虑危险品舱底水泵以及残液舱的设置。  相似文献   
32.
燃油喷雾PIV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使用美国TSI公司的PIV(ParticleImageVelocimetry)设备,对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在3个不同的喷射压力(80MPa,100MPa,110MPa)下的燃油喷雾进行了测试,获得了喷雾图像,并对喷雾测试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设置以及一些问题做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3.
柴油机喷雾混合过程数值模拟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喷雾模型的类型、发展历史和最新进展,详述了多维工作过程模型中喷雾模型、数值计算方法,介绍了较具有代表性的KIVA系列程序中的喷雾模型,并对这一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缸内直喷汽油机的喷雾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续第1期第13页) 4.2 喷雾锥角、喷孔布置对缸内混合气的影响 本文中喷雾锥角的定义是指两束对称油束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某束油的锥角叫做一油束的喷雾锥角.  相似文献   
35.
樊华青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158-163,390,391
龙耀路越江隧道连接着上海南站和浦东耀华地区,是上海世博会越江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消防系统要求较高。隧道内系统包括给水系统、消防系统、废水系统、雨水系统。该文首先介绍了龙耀路越江隧道基本情况,然后对给排水系统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详述了龙耀路越江隧道的具体工程内容,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上中路越江隧道是穿越上海黄浦江的一条城市交通隧道,为双向双层8车道,给排水、消防设计技术标准高,技术难点多。详细介绍了工程设计的特点、创新及经验,可为今后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酸化油生物柴油作为车用柴油机代用燃料的可行性,对高压容器内酸化油生物柴油的碰壁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碰壁距离和碰壁角度对酸化油生物柴油碰壁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化油生物柴油碰壁后油束形态与柴油相似,与柴油相比,酸化油生物柴油的扩散直径和卷吸高度略大;随碰壁入射角的增大,酸化油生物柴油雾注上游半径减小,下游半径增大,卷吸高度变化不大,近壁区油气卷吸运动加强;随着碰壁距离的增加,酸化油生物柴油喷雾体的扩散直径和卷吸高度有所减小,近壁区油气卷吸运动减弱。  相似文献   
38.
为了更快速有效地消除隧道爆破所产生的粉尘,该文提出“风筒水雾包裹式”与“车载水雾包裹式”两种喷雾降尘方案,并依托云南轿顶隧道进行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对于“风筒水雾包裹式”除尘技术方案,掌子面处1号特征位置在降尘10 min后,粉尘浓度下降至3.87 mg/m3,满足规范要求;针对“车载水雾包裹式”的降尘技术,相比于无降尘初始状态,前20 min粉尘浓度下降最快,1、2、3号特征位置处粉尘浓度20 min后的降幅分别为70.6%、61.1%及89.9%。风筒、车载水雾包裹式技术均可达到相应的降尘效果,后者降尘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9.
对于既有工电检修装备在隧道内的施工场景,机械化施工过程中一氧化碳及颗粒物对施工人员危害最大。本文设计出可安装于车顶的模块化尾气净化装置,采用多单元并联方案使得净化装置适用于不同功率等级发动机;为解决编组施工工况下的尾气聚集问题,设计了辅助通风系统,可安装于平板车上编入施工编组,实现隧道内的强制通风;为解决施工作业区扬尘问题,设计了雾化喷淋降尘系统。结果表明:尾气净化装置可以实现较高的一氧化碳及颗粒物净化率,可适应柴油发动机要求;辅助通风系统可以进一步净化隧道内空气,优化作业人员施工环境,达到设计目标;喷淋降尘系统可进一步优化隧道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40.
为解决由于隧道施工断面大、在开挖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难以通过施工通风排除的问题,对秦岭天台山隧道(双向6车道)施工过程中钻孔、爆破、出渣、喷浆等不同工况下的隧道粉尘质量浓度进行现场实测,并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对隧道内各工况施工粉尘分布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提出适合于大断面隧道施工的粉尘控制措施。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出渣和喷浆工况下,粉尘质量浓度超过规范要求数倍。通过数值模拟得到: 1)靠近掌子面40 m区域内粉尘质量浓度不稳定,下降趋势不明显; 2)在布置风管时,风管末段至掌子面距离建议取为60~80 m,以保证新鲜风以较大的喷射面抵达掌子面; 3)建议采用附壁风筒降尘+车载除尘方案,除尘效率达95%,能有效处理隧道各区域粉尘,且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