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2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81.
高温高速气流逆流喷雾冷却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温高速气流内逆流喷雾的复杂过程,用Euler-Lagrange方法建立了数理计算模型,用CFD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雾滴运动轨迹、气相速度场、气相温度场等大量信息,分析了水雾喷射夹角、雾滴初始粒径和水流量对气相出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雾滴的运动轨迹聚集在计算区域轴线附近,雾滴直径越大,其运动轨迹距轴线越远;喷入水雾后,气相速度场内产生了速度亏损,气相温度场内产生了温度亏损;水雾喷射夹角、雾滴初始粒径和水流量的变化对气相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2.
运用最大熵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导出的喷雾液滴尺寸分布函数,建立了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喷雾液滴尺寸分布模型,对柴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的增大,燃料黏度增大,喷雾锥角变小,索特平均直径增大,计算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83.
城市越江隧道水消防系统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市越江隧道的火灾特点,介绍国内外隧道的火灾案例,简述目前城市越江隧道水消防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推荐在城市越江隧道中采用低倍泡沫喷淋灭火系统。  相似文献   
84.
公路隧道施工中产生的尘埃污染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分析公路隧道施工中尘埃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钻爆作业、开挖作业、土石料搬运、破碎机操作及机械设备排放等。在此基础上,介绍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公路隧道施工除尘降尘措施,提出除尘降尘措施优化建议,以期更有效地减少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尘埃污染,保障施工人员健康,提高工程的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导向圆弧和中孔喷射对TR燃烧系统的影响,应用STAR—CD软件对TR燃烧系统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导向圆弧的作用下产生的燃油二次雾化,大大加速了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中孔喷射使TR燃烧系统的着火区域出现在燃烧室中心,并有序地向外扩展,燃烧室中间的空气得到有效利用。中心喷孔的直径不能过大,否则燃烧恶化,烟度上升。  相似文献   
86.
汽油喷雾碰壁和油膜形成的可视化试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进气道喷射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对燃烧和排放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汽油喷雾碰壁过程,利用定容燃烧弹进行了汽油喷雾碰壁直接高速摄影,研究了不同倾斜角度壁面、不同壁面粗糙度和碰壁距离等对喷雾碰壁和油膜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CFD软件建立了定容燃烧弹内汽油喷雾碰壁和油膜形成过程的三维数值模型。测量了定容燃烧弹内的压力,并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为汽油机进气道喷射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7.
88.
本文对新奥法支柱的喷锚技术、工艺进行试验和改进,由干式喷射混凝土,改用掺STC型粘稠剂半湿式喷射混凝土,有效地降低了作业环境粉尘浓度,由26.9mg/m~3降至5.5mg/m~3以下,降尘量为21.4mg/m~3,降尘率为79.55%。减少了回弹料,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9.
为防止舰船导弹舱室内固体火箭发动机发生意外点火,避免出现火灾事故,对导弹舱室内固体火箭发动机意外点火的燃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基于组分输运和DPM离散相喷雾模型对导弹舱室内的喷雾降温效率进行耦合计算。然后,通过改变喷嘴组合位置、喷嘴数量、喷雾强度、雾锥角和水温研究相关因素对导弹舱室喷雾降温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喷雾降温作用下,导弹舱室内的温度快速下降,温度在3s内可下降至400K以下。但是,射流冲击区的降温却不理想,且导弹舱室的底板还需要特殊的热防护措施。同时,考虑到火源的随机性,喷嘴应尽可能均匀布置,数量不宜过少且雾锥角应较大,以提高降温效率。然而,当喷雾强度增大至一定程度后,若再继续增大,降温效率的提高却不明显。研究表明,采用所提喷雾降温数值模拟方法对导弹舱室内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意外点火情况进行降温和防控均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0.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空气辅助和无空气辅助两种典型的柴油机氮氧化物(NOx)选择催化还原(SCR)尿素喷射系统,在常温常压下的尿素喷雾特性和在定容燃烧弹内对空气辅助喷射系统在不同温度下的尿素喷雾特性进行了可视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尿素溶液喷射速率的提高,空气辅助喷射系统的喷雾贯穿距增大,喷雾锥角变小,且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贯穿距明显减小,发生碰壁现象的可能性减小;而无空气辅助喷射系统的喷雾形态则基本不受喷射速率的影响.应用粒子动态分析仪(PDA)对两种喷射系统的喷雾粒径分布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空气辅助喷射系统的喷雾液滴粒径明显小于无空气辅助喷射系统,因而具有良好的喷雾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