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5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5029篇
综合类   734篇
水路运输   3429篇
铁路运输   2039篇
综合运输   7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491篇
  2006年   508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476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435篇
  1997年   367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305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98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26篇
  1989年   27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65年   25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SCR系统氨覆盖率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状态选择催化还原(SCR)模型,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SCR系统进行优化。获得了最优氨覆盖率目标值,优化了SCR系统NO_x排放和NH_3泄漏之间的此消彼长(tread-off)的关系,分析了催化器温度、空速和SCR催化器入口NO_x浓度对最优目标氨存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器温度是最优氨覆盖率目标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最优氨覆盖率目标值随着温度的增大呈线性降低趋势。世界统一稳态测试循环(WHSC)和瞬态测试循环(WHTC)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氨覆盖率图谱作为氨存储目标值,可在取得较低NO_x排放的同时限制NH_3泄漏。  相似文献   
942.
我国去年7月1日实施国Ⅲ排放标准,给我国卡车企业带来深刻影响。业内对排放升级采取哪条技术路线的问题,曾发生激烈争论,有人对EGR发动机的排放水平尤其是某种装置的作用提出过质疑。今年,国内多家卡车企业将陆续推出装配EGR发动机的重卡。我们认为,业内人士的质疑有可能是多虑,但美国柴油发动机企业在排放升级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企业来说,也很有借鉴意义。但愿美国企业经历的此类事件,在我国不会重演。  相似文献   
943.
《国外内燃机》2012,(2):6-6
2011年10月,MAN公司在比利时Kortrijk举行的客车展会上推出了其首款欧6柴油机。尽管对于欧4和欧5机型竭力主张仅采用废气再循环(EGR)技术,但MAN公司的第1款欧6柴油机却结合了冷却EG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  相似文献   
944.
945.
简要介绍潜艇负压区排气技术的基本原理,负压区排气口的结构型式以及负压排气技术实艇改装对比试验的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试验结果,通过实艇改装对比试验,证明负压区排气技术在降低潜艇同机排气背压和排气温度,减轻航迹等方面有比较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6.
对进口柴油机曲轴附件飞轮法兰和薄壁锥套的图纸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制造技术上难点.针对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47.
处理好磨损与润滑油费用这一对矛盾具有相当大的困难,但是,目前国际社会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出现了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法,本文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948.
949.
讨论了改变进气充量中氧气的分压力对非直喷式柴油机输出性能、NO2排放和产生的燃烧噪声的影响,通过分析一些实验表明,增加氧气的进气量会导致点火延迟时刻极大减小以及降低燃烧噪声。然而,燃油经济性、输出功率和废气温度几乎保持不变,NOx排放随氧的加入而成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950.
本文介绍的极限值发动机(EVE)是一种独特的缸径为200mm、专门用于试验研究的中速试验机,其基本结构设计成可满足高负荷和易于接近燃烧室的需要。电空系统的采用扩展了发动机的能力,使之可以实时修改若干参数,能够快速改变气门定时、增压空气参数、排气背压以及燃油喷射参数。在2001年CIMAC会议上首次介绍了该单缸试验机,在2004年CIMAC会议上介绍了其首次运行试验情况。其后,在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的内燃机实验室完成了几种不同的发动机试验。这些试验导致了发动机和辅助系统的某些修改,使其实用性、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在首台样机试验和经验基础上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第二代气门系统。该系统是与坦佩雷理工大学液力与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研制的。新的气门装置有两个致动器(原先的系统采用4个),而且发动机机油用作液压流体。高速控制系统重新编程,以充分发挥气门系统可控性的优势。为了产生与产品发动机相似的燃烧室条件,更换了气缸盖和喷射系统。在本文中将介绍该发动机目前的运行状态,其中着重介绍试验发动机的试验结果和运行结果。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电子-液压气门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文中将对气门运行数据(诸如开/关点和速度、气门升程、可调气门重叠角和各种运行模式)、增压空气压力和温度限值、燃料喷射系统性能、冷却系统参数以及测量系统与测试仪器逐一进行介绍。另外,还将介绍一维模型的结构,该模型用于许多方面,本文介绍其在支持实验室试验或在设计、评估未来发动机研究工作中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