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33篇
公路运输   88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29篇
铁路运输   131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调研的国内外基坑围护类型的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基坑面积,基坑深度与围护方法的关系,总结当前国内外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特征,以期为我国今后的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运用时空效应规律,能够有效控制土体位移,保护周边环境,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本文以无锡市青祁路南段快速路工程B标地下通道基坑工程为例,分析在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的基坑开挖施丁中,合理选择分块开挖及架设支撑时机,以充分利用时空效应规律,控制围护结构位移,从而达到保护基坑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上海铁路南站南广场内的35 kV地下变电所基坑紧邻已建成的轨道交通u线盾构工作井.为对这两基坑相互影响规律进行研究,选取相同尺寸、间距20 m的两基坑断面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土体开挖卸载对拟建基坑的影响比对已建成基坑的影响要大,且开挖卸载对内侧围护墙体的受力较为有利,对外侧围护墙体的受力较为不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64.
研究目的:城市地铁换乘车站基坑施工难度大,维护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尤为重要。针对某换乘车站工程地质条件、周边建筑环境和工艺特点,选取合适的围护方案和水平支撑体系。采用现场测试方法,分析基坑围护桩水平位移和钢支撑轴力变化规律,得出城市地铁换乘车站基坑支护有益结论,为相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的变形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于桩顶设置有冠梁,围护桩变形最大值出现在开挖深度的中下部,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最大位移值的位置也随之下移。支撑轴力值在开始时增加量很大,随着基坑的开挖和下一道支撑的安装,变化幅度不大;施工过程中各道支撑的实测轴力占设计值百分比均小于70%。  相似文献   
65.
分析了地铁明挖区间与车站围护结构设计的不同之处,采用分段设计、施作日字型环框梁、优化支撑布置的方式,左右线箱体间设置板撑和中隔墙后做等方式,优化了明挖区间围护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66.
1工程概况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工程隧道设计为单洞双线,采用明挖法、盾构法等综合施工方法,有效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北营门西马路路堑施工段里程范围为:DK1+000—219.63(影响既有京沪线里程范围为:DK136+700—DK137+000),穿过北营门西马路、紧邻既有京沪线(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67.
对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涌水涌砂施工风险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施工及基坑开挖不同阶段地下连续墙渗漏防止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基坑施作形式为"坑中坑"时的地表沉降分析、基坑隆起分析、水平变形分析及围护结构的受力分析,得出基坑施作方式为"坑中坑"时,要针对基坑围护结构的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大基坑的围护结构变形要远大于小基坑的围护结构的变形。因此,当基坑施作方式为"坑中坑"时,危险源在于大基坑的变形,地表沉降。相对而言,小基坑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9.
以佛山地铁3号线美旗站深厚软土基坑工程施工为研究对象,收集和统计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与支撑内力变化情况,并将统计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围护结构受力变形与理论值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针对现场连续墙开裂问题及时进行应急处理,合理调整设计施工方案,实现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切实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结合现场施工配合抢险经历,对地铁车站软土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了深厚软土区域地铁地下车站建设技术,推动地铁地下围护结构形式选取合理化,为今后类似地质条件地铁车站深软土基坑工程围护结构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0.
天津地铁某车站,地下水丰富,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咬合桩,整个车站围护结构由700根咬合桩组成。咬合桩是桩与桩之间的咬合而达到止水目的,故桩间切割缝是其止水的薄弱部位,非常容易发生渗漏水。在本站施工过程中,采取单、双液注浆预加固桩缝和双液注浆止漏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基坑咬合桩桩渗漏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