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利用AT89C52单片机设计了一种无功功率补偿器。该补偿器利用单片机AT89C52实现对数据的处理、输入和输出等功能;采用数字检测电路来获取电网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控制开关采用过零触发型固态继电器,使电容的投入和切除控制实现等电压投入、零电流切除;添加了光电耦合器,以便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利用外接键盘实现了功率因数的人工设置。通过实时监测功率因数及分析补偿,该补偿器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降低电能损耗。  相似文献   
63.
本文简要阐述了固态断路器中快恢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详细分析了二极管的关断过程,建立了二极管反向恢复的集总电荷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实现。仿真结果和产品数据手册保持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4.
导航雷达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信息保障设备。随着固态微波电路、大规模集成芯片、全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技术船舶智能化、高可靠航行等新需求内涵的扩展,应用基于固态收发、脉冲压缩和全相参数字处理等技术研制的新体制船舶导航雷达已成为一种必然。比较国内外典型固态脉冲压缩导航雷达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固态功放、数字信号产生、脉冲压缩、自适应杂波抑制等关键技术,并结合相关技术应用优势展望了固态脉压导航雷达在船舶避碰导航传统领域以及岸基目标监管、海洋环境监测等拓展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潜艇舱室固态胺CO2清除技术的基础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简述了国内外潜艇舱室CO2的清除方法,指出了固态胺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分析了固态胺吸附与再生的理论基础,给出了成功应用该技术需要优先解决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6.
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是动力电池最关键的性能参数,在国防军工领域电池的安全性尤为重要。目前商业化的锂电池含易燃的有机溶剂,其安全性风险难以根除,而固态电池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安全性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三种主流的固态电池体系,重点介绍了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核心材料和性能特点,展望了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未来在船电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7.
王智勇 《船舶工程》2020,42(12):105-109
船用直流固态开断装置中所使用的大功率IGBT需要考虑其散热问题,IGBT器件的散热设计中导热硅脂涂覆和IGBT的安装工艺散热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直接影响IGBT的长期可靠运行。本文针对导热硅脂涂敷各个环节因素开展对比验证,通过热仿真,提出导热硅脂涂覆和IGBT安装工艺的原则性意见。  相似文献   
68.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船舶业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绿色无污染的氢能在船舶动力装置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而作为船舶氢能运用的关键环节,船用储氢技术仍然处于研究探索阶段,选择合理的储氢方案能使船舶达到节能高效的动力输出,从而达到船舶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对比了船舶氢燃料储存的现状,针对当前主流的储氢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船舶氢燃料储存技术的优缺点,提出能对储氢方式起改进作用的方法,并对未来船舶氢燃料储存进行了展望,认为固态储氢方式将具有很好的船舶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潜艇舱室SAF吸附CO2影响因素考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验考察了CO2浓度、气体温度、气体湿度、气体流量、SAF含水量及堆密度等因素对单位质量SAF于5~20 min内吸附CO2量的影响.气体温度21.5~34.5 ℃、气体相对湿度60%~100%、SAF含水量75%~125%范围内,相同的吸附时间,吸附量变化很小;CO2浓度0.30%~0.70%、气体流量4~10 m3...  相似文献   
70.
新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具有极短的关断时间和较低的通态损耗,是固态断路器中半导体器件的理想选择.本文详细分析了固态断路器中并联IGCT的关断过程,对影响并联IGCT关断过程电流分配的因素进行了总结,通过试验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