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2篇 |
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93篇 |
综合类 | 105篇 |
水路运输 | 269篇 |
铁路运输 | 59篇 |
综合运输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介绍利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的单管旋喷注浆法加固泸州滨江公路软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情况,以及施工效果与质量综合评价 。 相似文献
62.
63.
64.
国内基坑设计规范对悬臂式支挡结构嵌固深度的计算规定有较大争议,安全富余不足;欧洲标准和英国标准中的计算规定虽然理论正确,但采用传统简化方法计算得到的嵌固深度偏于保守。对悬臂式支挡结构嵌固深度的计算原理进行总结,并对国际和国内基坑设计规范中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采用分项系数法并考虑严格的力和力矩平衡条件,进行悬臂式支挡结构的嵌固深度计算,得到的嵌固深度大于国内设计规范的计算结果,小于国际上通用简化方法的计算结果。采用改进的计算方法在理论上更合理,可以保障悬臂式支挡结构的安全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5.
双参数粘弹性地基矩形板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冲击荷载作用下双参数粘弹性地基上四边弹性嵌固矩形板的一种新型力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变分原理及互等功定理求解了该系统的位移解析解,并进一步讨论了地基参数和弹性支撑刚性系数对板的位移的影响.经过实例计算,表明结果正确,该研究结果可为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和质量评价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67.
抗滑桩是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中稳定边坡和治理滑坡的主要手段之一,嵌固段桩前被动土拱效应是影响抗滑桩水平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是抗滑桩水平抗力调整的关键。通过几何缩尺比例为1∶15的抗滑桩物理模型试验,对桩前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了探究。根据抗滑桩桩前被动土拱和模型试验系统的对称性,自主设计土压力传感器的布设方案,以保证在试验过程中对桩前土体各测点的x和y方向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实时采集;采用千斤顶对模型桩施加水平荷载,对加载过程中抗滑桩嵌固段桩身弯矩、桩前土压力及桩前土体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绘制桩前土体应力云图并对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进行了拟合,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对照分析,以揭示桩前被动土拱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桩身弯矩和桩前接触土压力均在嵌固点下4倍桩宽处附近出现极大值,后随埋深逐渐减小;②桩前被动土拱是由相邻桩对桩前土体的相互作用使主应力发生偏转而逐步形成的,其演化过程可分为初步形成阶段、承载阶段和破坏阶段;③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呈抛物线形式,随埋深逐渐增大形成被动土拱所需桩顶位移随之增大;④同一埋深处桩前被动土拱矢跨比随桩顶位移增加而逐渐变大,在承载阶段土拱矢跨比随埋深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68.
69.
阐述硅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发展历程。其与传统球墨铸铁相比,屈服强度提高40~100 MPa、屈强比从0.55~0.65提高到0.75~0.85,断后伸长率提高7%~8%;硬度从50~80 HBW减为30 HBW,机加性能提高,更适宜精益生产;QT600-10牌号材料性能提升最为突出。针对Larker Richard陈述的硅固溶强化球墨铸铁工艺可能出现的几大难题,为实现技术转化及实现产业化提出有效建议。从高性能材料的轻量化设计角度分析,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将逐渐被行业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0.
固溶处理中温度从300℃上升到400℃这一过程中,随温度升高,镁合金内部的固溶速度会大大加快,使得共晶体δ+γ在较短时间内溶入基体α-Mg中,从而镁合金达到硬度峰值,所以处理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时,硬度峰值会提前出现。在半固态等温处理中,镁合金的枝晶组织会转化为球形晶粒组织,δ+γ相熔化溶入基体中成为强化相β-Mg17-Al12,从而使得镁合金硬度提高。但在560℃高温下,持续长时间处理,会引起镁合金的过烧和变形,甚至晶界上析出的第二相因过烧变得很疏松使镁合金的显微硬度很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