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9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63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6、关于未来汽车发展的分析 正如前面“国民车”定义的那样,我国汽车产业要想获得蓬勃的发展,一、离不开根据国情对产业结构作出的重大的艰难调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概莫能外。二、离不开汽车产业与充分竞争市场相适应的高度开放,我们要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集成一切有着良好发展预期的科研成果,参与世界竞争、赢得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步,从量变到质变,出现了从合资发展转变为自主创新发展,汽车产品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汽车产品出口转变为技术、资本输出,从融入世界发展转变为参与世界汽车产业调整等一系列重要的转折。在汽车产业技术和发展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表明了世界汽车加工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调整的结束,出现了我国参与重新分割国际市场新格局的发展趋势。上几期发表的《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从合资发展转为自主创新发展的转折》、  相似文献   
103.
冯艳 《时代汽车》2006,(1):36-37
代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形象的吉利、长城、中华等,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频频出现在国外的著名国际车展上。而在此之前,中国只是这类车展的旁观者。正如来自长城的说法:长城汽车从来不做“赔本赚名声”的事,也不“为参展而能展”。这一变化,预示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正满怀信心地参与国际竞争,预示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正在出口的道路上迈出雄健的步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4.
2006年,根据我国加入WTO后的承诺,国家将全面开放物流市场,我国物流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必然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利用重要发展机遇期,快速做强做大企业是新形势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必然要求。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货公司)在其10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以发展促进步,使公司货运量比成立之初整整增长了7倍,在国内货运市场上拥有近十分之一的份额,  相似文献   
105.
自主起义     
赵欢 《时代汽车》2012,(9):72-77
被合资品牌、"合资自主"品牌打压、围剿,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的自主品牌,在酝酿一轮起义,这是通往自强的破茧成蝶之路。尽管征途是痛苦的。现在正是几乎被逼上绝路的自主品牌揭竿而起的时候。工信部部长苗圩提出建设汽车强国的三大条件: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的世界企业和品牌;要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支持和引领世界汽车产  相似文献   
106.
107.
朱汝敬 《船艇》2000,(7):6-15
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有人惊呼“狼来了”,为企业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忧心忡忡;而有人则为加入WTO带来的发展机遇兴奋不已。综观国内各个行业和企业的反应,真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片欢欣鼓舞,股价飚升;而汽车、通讯、化  相似文献   
108.
为应对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和经济大变革的突出标志,以及主要大国发展经济,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9.
陈德明 《集装箱化》2001,(11):24-26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实现党的十四大"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伟大战略决策的客观需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随着国际航运市场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国际枢纽港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上海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同样面临新的国际竞争环境,而研究、分析上海枢纽港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显然对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0.
30年的改革开放大浪淘沙,随着海外扩张的光环逐渐褪去,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的艰辛现状被逐渐还原:一些企业在全球化的洗礼中倒下,而另一些企业则在迅速崛起,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更好地参与了国际竞争与合作,不断提高资产质量,通过规范化的运作为自身赢得全球竞争力和广泛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扩大了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纵观中远太平洋15年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入历史新阶段时期,也是中远集团自1993年成立以来不断向国际化、现代化方向迈进的历史时期。中远太平洋的成功是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大成果,是中国航运企业提升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的缩影. 世界的竞争,就是经济的竞争,竞争的主体是企业。只有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跨国竞争力、真正“走出去”的强势企业,才能真正拥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这是完成我国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