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5篇
  免费   201篇
公路运输   1175篇
综合类   449篇
水路运输   438篇
铁路运输   699篇
综合运输   17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31.
文章采用求解BANS方程的方法,结合VOF方法和RNG κ-ε湍流模型,对二维超空泡剖面入水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研究了不同"杯"形随边剖面入水时对流场的影响.计算结果清晰地展现了自由表面的演变过程及喷溅现象.可为半浸桨的优化设计作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32.
介绍了广州市地铁四号线车站1标高架车站和区间桩基础--冲孔灌注桩施工中遇到的施工难题及其解决方法:利用超前钻探手段,根据不同地层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孔壁坍塌、缩颈、桩孔偏斜以及减少在冲孔过程中常遇的卡钻、埋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33.
结合地表动态降水在沈阳地铁张~沈区间的应用,对地表井点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分析,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沉降过大。  相似文献   
234.
宜万线隧道洞口滑坍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宜万线全线共有隧道159座,洞口150处,施工过程中有9处洞口发生了滑坍,通过对滑坍原因分析和滑坍治理,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隧道洞口发生滑坍除地质原因外,勘察资料不准确和不能及时进行方案完善是设计方面的主要原因,未按设计施工、未及时提出变更、施工方法不当、监控量测不及时是施工方面的主要原因.针对隧道洞口滑坍,应对洞口段进行有效的治理,当软弱不良地层厚度不大于5 m时,可采取加强锚网喷防护;当大于5 m、小于10 m时,应采取钢管桩注浆加固;当大于10 m时,应增设抗滑桩,以取得稳妥的治理效果.同时应及时施做明洞、洞门,以及洞口段的二次衬砌.  相似文献   
235.
对玉磨铁路安定隧道二次衬砌裂缝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一种更接近实际荷载情况的模拟方法,对二次衬砌的裂缝发展规律和控制因素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四因素(混凝土强度等级、衬砌厚度、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三水平条件下衬砌裂缝情况。结果表明:现场衬砌裂缝分布情况统计显示裂缝主要分布于拱脚和拱腰位置,拱顶次之,拱肩裂缝较少,纵向裂缝比例达到63%,环向裂缝和斜向裂缝占比分别为18%和19%;衬砌各部位损伤出现的顺序为拱脚、拱顶、拱腰、拱肩,而裂缝发展程度一般为拱脚>拱腰>拱顶>拱肩;二次衬砌结构参数对拱脚裂缝宽度的影响程度为混凝土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衬砌厚度>钢筋直径;随着因素水平的提升,混凝土强度等级、衬砌厚度、钢筋直径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衬砌厚度影响趋势则相反。  相似文献   
236.
237.
本文针对工程实践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芯片nRF24E1的无线多路并行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由若干个数据采集单元和一个数据接收单元构成,数据采集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通讯。本文介绍了系统原理和结构,并详细讲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通讯协议和软件设计。本系统的创新之处在将光线光栅传感技术与无线数据传输结合起来,从而能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进行无电信号检测、无数据线缆传输的系统监测。  相似文献   
238.
随着落锤式弯沉仪在公路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路面模量的反分析方法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文中使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研究了BP神经网络在路面模量反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合理处理输入和输出参数,利用BP神经网络可较好地预测路面各层的弹性模量,且相对于其他分析方法,该方法运算速度很快,适合于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239.
路基顶面回弹模量是道路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增加路基回弹模量可以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承载力,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路面结构层厚度,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降低路面全寿命周期成本。本文通过研究便携式落锤弯沉仪法和贝克曼梁法路基顶面弯沉值的相关关系以及2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从而得出便携式落锤弯沉仪不但能够准确用于试验检测,而且其检测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40.
标段隧道基本情况由中铁十二局集团负责施工的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瓦塘~汤阴东(含)段站前工程ZNTJ-1标段内有隧道25座/32.69km(明洞6座)。本标段穿越了黄土高原的丘陵及低山区,地形地貌以黄土梁、峁和深切冲沟为主,地形地貌复杂。地层岩性:新生界第四系新黄土、老黄土、砂及卵砾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