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8篇
  免费   154篇
公路运输   1011篇
综合类   741篇
水路运输   312篇
铁路运输   833篇
综合运输   19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牵引绞车是高速电缆绞车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关键和核心部件。为校核牵引绞车结构的强度、刚度、疲劳等技术指标,采用有限元法进行系统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牵引绞车结构的强度、刚度、疲劳等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2.
主要阐述了余庆省道305线龙溪镇过境线改移工程建设条件及其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73.
缆绳拖曳绞车是深海探测领域的必备装备。为改善拖曳绞车深海科考过程中由于海浪、洋流与母船运动引起的光电复合缆绳断裂、磨损、鼓缆等缆绳张力问题,设计一款新型电动双驱绞车,结构包括双驱动牵引绞车、排缆机构和储缆绞车等。其中,牵引绞车包括主驱绞盘和辅驱绞盘,通过速度力矩混合伺服方法协同控制缆绳高低张力,克服了单驱绞盘浮动引起的缆绳磨损弊端。绞车采用Profinet通信解决了串行通信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采用光电复合缆绳进行带载收放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驱动绞车,双驱动绞车能够有效防止缆绳磨损滑移,衰减张力的同时抑制张力突变,充分保护缆绳。  相似文献   
74.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带来了很多问题,公路路基病害频繁发生,缩短了公路工程使用寿命。地质雷达在公路路基质量检验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公路路基质量检测精度,是一种优秀的检测方法,因此以河北省某公路路段的路基质量检测为例,对地质雷达在公路路基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5.
分析了山区工程地质勘察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6.
《湖南交通科技》2012,(1):20-21
湖南省新化至溆浦高速公路是我省"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中娄底至怀化高速公路的西段,主线全长92km,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修建,工期四年,计划于2014年竣工通车。全线桥隧占路线总长比重为35%,途径山岭重丘区,穿越雪峰山脉,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在各级领导、单位的热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新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抓稳定、抓安全、抓发展"的指示精神,全体新溆高速公路建设者群策  相似文献   
77.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5):153-154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地质段。不地质段的存在将会对隧道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穿越不良地质的隧道工程而言,结合具体工程穿越区域的地质环境,选择一种合理、经济的施工工艺,顺利完成隧道工程施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介绍了 TSP203的基本原理,在对100余次 TSP 地质预报成果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 TSP 在高速铁路隧道中的解译原则和注意事项.结合沪昆客专轿顶坡隧道工程实例,将 TSP 探测成果与隧道开挖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本次 TSP 探测效果良好,预报准确率高.最后阐述了当前 TSP 在高速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9.
钱七虎 《隧道建设》2017,37(3):251-263
复杂的不良地质条件是制约隧道安全高效建设的主要因素,要实现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建设,首先要提高地质预测预报技术水平及其信息化程度。1)介绍我国复杂不良地质隧道超前预报的方法进展及其应用,包括突水突泥灾害源超前探测方法与设备、断层破碎带超前预报、城市地铁溶洞和孤石等探测的进展及应用等;2)介绍我国隧道岩爆监测预警方法及其应用,预报清楚之后就要加强安全风险过程监控;3)介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物(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监控最新进展,包括安全风险实时感知系统和实时预警系统;4)指出隧道工程建设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TBM/盾构施工的分析与控制研究以及数字隧道向智慧隧道(建设和运营维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郭波前 《隧道建设》2017,37(5):586-592
以某在建高速铁路隧道作为工程实例,结合地质情况,从初始应力、岩体结构和地下水分析了影响围岩的因素。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控量测反馈结果等综合方法,从监控量测数据时态曲线特征、方向性、累计变化量、变形速率、时效性、现场围岩变形情况、隧道施工影响、变形段变形差异性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极高地应力区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机制,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极高地应力区围岩应力释放有一定的过程,不同的围岩应力释放的速度可能不同,爆破对围岩产生扰动,将一定程度加速围岩应力的释放。2)围岩地质条件不同,变形规律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3)围岩的变形机制,层状围岩的变形破坏一般形成几个区域:破坏区,崩塌,滑动滑移,张裂、弯曲及折断。4)本隧道围岩变形特征主要是由极高地应力和岩体结构综合决定的,隧道初期支护变形情况一定程度上是隧道围岩变形特征的有效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