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8篇
  免费   154篇
公路运输   1011篇
综合类   741篇
水路运输   312篇
铁路运输   833篇
综合运输   19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解决桩基工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应用常见的桩基建模、地质建模、模型整合方法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BIM软件与可视化编程软件Dynamo相结合的桩基工程BIM技术应用方法。详细论述了此方法如何应用于桩基建模、地质建模、模型整合及数据提取,并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升桩基工程模型搭建精度及效率,辅助确定桩长,能推动BIM技术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2.
993.
小狗涧采空区的综合勘察与线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利 《铁道勘察》2004,30(1):73-75
介绍了煤矿采空区常用的勘察手段和方法 ,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山区地质选线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4.
研究目的:黔桂铁路改扩建工程地处西南山区,穿越贵州、广西两省区,沿线地形地质十分复杂,线路方案选择往往受到地质条件的严重制约,因此,在该线改扩建工程初测阶段大力开展区域地质选线工作对节约工程投资、减少地质灾害和工程病害、消除运营隐患是很有必要的。研究方法: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地质调绘、钻探、静力触探等综合勘探方法,查明选线段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从地质角度确定线路方案。研究结果:通过不同方案地质条件必选,最终确定了地质条件好的线路方案。研究结论:西南山区地形地质复杂,线路方案比选中应充分研究沿线地质条件,绕避复杂、严重地质不良地段。本文系统介绍了黔桂线改扩建工程初测阶段几处典型的、成功的地质选线,概括性地总结了地质选线应绕避的重大地质问题,其选线思路、比选条件及评价意见等可作为其它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5.
曾智勇 《铁道勘察》2004,30(4):64-67
通过宜万铁路熊家湾复杂不良地质体的勘察和稳定性分析评价 ,提出工程措施意见 ,并从工程地质角度提出改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10kN交流电动舷梯绞车,主要用于船舶收放及支持舷梯,工作周期为30分钟.本绞车采用湿式纸基摩擦片于螺杆制动装置,其特点与一般离合器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离合器摩擦片在离或合的过程中,时间短.次数频繁.而本绞车螺杆制动器的摩擦片,整个工作就是在离或合的过程中,工作时间长,但次数较少.特别是当电机以额定转速驱动减速器下放舷梯时,由于电机不带刹车,舷梯下放速度完全靠摩擦副的滑磨来完成.舷梯本身的  相似文献   
997.
王东 《工程科技》2006,(3):81-85
本文介绍金江金沙江大桥位于巴拉河床地段富水、不良地质条件下的7#、8#墩大孔径、深孔挖孔桩基础的施工,总结了在开挖过程中针对不同地质岩层的处理措施及防止涌砂、塌孔的施工方案,并总结了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工艺。  相似文献   
998.
冀光华 《隧道建设》2009,(Z2):87-91
以玉蒙秀山铁路隧道为工程实例,重点介绍隧道工程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及地质综合分析法、物探法、超前钻探法、超前导洞法4大类常规方法各自的技术要点、适用环境及边界条件,从技术、经济、便捷、实用角度解决了具体施工应用中探测方式方法选用混乱的问题,旨在为新上类似工程项目提供施工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不整合接触带由于形成原因受复杂的地质作用控制,接触带岩层软弱、破碎,工程地质条件差。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不整合接触带的工程地质特征并根据其对工程的影响进行分类。结合隧道实际开挖揭示的不整合接触带的工程地质特征和接触面变化规律,分析某隧道的支护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分析公路建设项目中对于综合环境要素(包括环境评价中的环境因子和不良地质状况等方面)的信息需求,分析遥感技术在监测及评估公路建设特定环境因子中的方法及技术路线,提出基于遥感技术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长期监测系统架构及实现途径,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