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74篇
  免费   616篇
公路运输   8692篇
综合类   5698篇
水路运输   6275篇
铁路运输   4154篇
综合运输   971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645篇
  2022年   725篇
  2021年   908篇
  2020年   615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841篇
  2014年   1362篇
  2013年   1209篇
  2012年   1499篇
  2011年   1434篇
  2010年   1475篇
  2009年   1495篇
  2008年   1862篇
  2007年   1609篇
  2006年   1251篇
  2005年   1283篇
  2004年   991篇
  2003年   919篇
  2002年   654篇
  2001年   606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333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41.
章康  许仁超 《珠江水运》2021,(7):109-110
对于采用全直桩的满堂式高桩码头,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对基桩的抗弯强度和刚度要求高。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TSC桩)外壁为钢管桩,内壁为混凝土管桩,兼具钢管桩与混凝土管桩的优点,具有桩身抗弯能力好、刚度大、耐锤击性能好的特点,且生产效率高、施工工序简单。在某工程全直桩码头设计中,桩基选用TSC桩,较常规PHC桩灌注桩及钢管桩具有优势,可为今后类似的码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42.
实践教学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新工科背景下,应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和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目标,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缩短企业培养时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本文探讨了以中国大学生巴哈大赛(BSC)为依托,通过学生团体参加学科竞赛的全过程实现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43.
提高人类驾驶人的接受度是自动驾驶汽车未来的重要方向,而深度强化学习是其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解决人机混驾混合交通流下的换道决策问题,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TD3(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自主换道行为。首先介绍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强化学习的理论框架,其次基于来自真实工况的NGSIM数据集中的驾驶数据,通过自动驾驶模拟器NGSIM-ENV搭建单向6车道、交通拥挤程度适中的仿真场景,非自动驾驶车辆按照数据集中驾驶人行车数据行驶。针对连续动作空间下的自动驾驶换道决策,采用改进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TD3构建换道模型控制自动驾驶汽车的换道驾驶行为。在所提出的TD3换道模型中,构建决策所需周围环境及自车信息的状态空间、包含受控汽车加速度和航向角的动作空间,同时综合考虑安全性、行车效率和舒适性等因素设计强化学习的奖励函数。最终在NGSIM-ENV仿真平台上,将基于TD3算法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换道行为与人类驾驶人行车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D3算法控制的车辆其平均行驶速度比人类驾驶人的平均行车速度高4.8%,在安全性以及舒适性上也有一定的提升;试验结果验证了训练完成后TD3换道模型的有效性,其能够在复杂交通环境下自主实现安全、舒适、流畅的换道行为。  相似文献   
344.
针对行人轨迹预测具有复杂、拥挤的场景和社会交互问题,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LSTM)对行人与车辆、行人与其他行人的交互进行建模,提出一种基于人-车交互的行人轨迹预测模型(VP-LSTM)。该模型同时考虑了行人与行人的交互、行人与车辆的交互,更适用于复杂的交通场景。所构建的VP-LSTM包括3个输入,以行人的方向和速度作为历史轨迹序列输入,行人与行人的相对位置作为人-人交互信息输入,行人与车辆的相对位置作为人-车交互信息输入。该方法首先设计扇形人-人交互邻域和圆形人-车交互邻域来准确捕捉对被预测行人有相互作用的行人和车辆;其次建立3种不同的LSTM编码层来编码历史行人轨迹序列、人-人、人-车社交信息;然后定义人-人、人-车交互的防碰撞函数和方向注意力函数作为人-车、人-人社交信息的权重,进一步提高社会信息的精度;再将人-人、人-车交互信息输入到注意力模块中筛选出对行人影响大的社会信息;最后将筛选后的社会信息与行人历史轨迹序列一起输入到LSTM神经网络中进行行人轨迹预测,并在构建的DUT人-车交互数据集上验证提出的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出交通场景中,人-车交互行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提高了智能驾驶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45.
单井型塔柱结构极大改善了水力式升船机竖井水位同步性问题,但随着提升高度增大,竖井内水深越大,侧壁位移、弯矩过大等问题更加突出。以150米级单井塔柱为例,提出了竖井内布置对拉钢索的设想和简化布置方案。基于钢索拉力权重分配系数的优化方法,取得了钢索等应力的密度分布最优解,并离散转化为等效的等荷载布置方案,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经有限元模型结果对比分析,等荷载布置与简化方案相比,最大位移可减小47.44%,纵竖向弯矩极值差别不大。与无钢索方案比较,最大位移、纵向弯矩、竖向弯矩可分别减小93.5%、74.36%、75.84%。高强钢索预应力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6.
针对受离岸高桩码头掩护的后方护岸工程设计波浪难以确定的问题,结合实际工程,通过波浪断面物理模型和局部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码头工程对护岸设计波浪、越浪量和断面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桩码头上部结构对后方护岸有良好的掩护效果,尤其在高水位时,消浪效果较好;受掩护良好的后方护岸工程,堤顶高程受高水位控制,可以适当降低堤顶高程;护岸结构稳定性,尤其护底、护脚块石,主要受较低水位控制,而低水位时码头对护岸的掩护效果有限,波高降低幅度很小。  相似文献   
347.
悬链浮筒式多点系泊(MBM)是大型油船外海停泊时经常采用的一种离岸系泊方式,但国内尚无实际应用。针对MBM系统中的主要结构部件锚链进行受力分析,通过采用悬链线方程,对自由或约束状况下单条锚链和复合锚链的受力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总结出一套锚链受力的系统分析方法,并对中东某MBM工程进行案例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理论公式和设计方法可为MBM的锚链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48.
智能化冲洗是解决电气化铁路绝缘子人工冲洗弊端的有效途径,而智能化冲洗的关键在于绝缘子识别、定位。通过对现有智能冲洗设备的分析,提出一种铁路绝缘子定位、跟踪方法,该方法基于传感器信息,采用启发式Q(λ)学习算法,可快速、准确找到绝缘子。首先建立铁路绝缘子水冲洗环境模型,接着为解决传统Q(λ)学习算法盲目学习导致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通过搜索支柱特征调整奖赏函数,设计启发式策略函数并融入Q(λ)学习中,提高算法的学习和收敛速度。最后分别对传统Q(λ)学习算法和启发式Q(λ)学习算法进行Matlab仿真实验,确定最佳参数设置,仿真结果表明启发式Q(λ)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9.
依据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互联互通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中的CBTC互联互通实施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从CBTC的整体架构、子系统布置位置和原则、接口技术等方面,针对信号系统网络化运营;互联互通方案做了整体介绍。  相似文献   
350.
城市轨道交通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信号系统与列车安全运营密切相关。如何保证CBTC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验证与确认(VV)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该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介绍了VV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阐述了VV技术在CBTC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