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58篇
公路运输   680篇
综合类   393篇
水路运输   212篇
铁路运输   100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潘守江 《商用汽车》2011,(24):55-56
目前混凝土搅拌车在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混凝土溢撒、污染路面的现象,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减少污染,搅拌车急需要加装溢料收集装置。本文介绍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溢撒收集装置的组成及特点。  相似文献   
992.
SAMPAVE应力吸收层沥青结合料存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产基质沥青进行类型和标号的试验选择,采用多种改性剂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并对改性剂的投料顺序、改性沥青的存储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研制出SAMPAVE应力吸收层沥青结合料,提出其生产工艺参数。综合性能指标结果表明:SAMPAVE应力吸收层沥青结合料性能分级达到PG76-28标准,完全满足应力吸收层混合料对结合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3.
岩沥青为常用沥青路面的添加剂,已在国内外一些工程中得到应用。文中用韩国SK基质沥青和台湾CPC基质沥青分别对不同掺量岩沥青胶结料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的AC-25沥青混合料、基质沥青为韩国SK70号沥青,分别对不同掺量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推荐了岩沥青适宜掺量。  相似文献   
994.
应用Superpave沥青标准预测低温开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栋  黄晓明 《中外公路》2004,24(3):100-103
1976年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采用6种沥青铺筑了试验路,在7年寿命期内经过对试验路路况进行评估后发现,不同的沥青结合料在寿命期内表现出较大的低温特性差别。该文主要介绍了采用Superpave的沥青规范标准对沥青混凝上路面的低温歼裂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95.
SMA混合料水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爱琴  张争奇  王娜 《公路》2004,(8):149-157
水损害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诱因之一。京珠北高速公路途经地区降雨量大、多雾能见度差、交通量大且超载严重 ,如何保证路面的水稳定性已是 SMA混合料设计的难点之一。本研究就 SMA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及水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重点就 SMA原材料性能、外加剂、粗集料用量和矿料级配对水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96.
针对王家沟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工程进行一系列的室内土工试验,研究了过渡料的颗粒级配、渗透性、压缩性及剪切强度等特性,提出了合理的过渡料级配范围和压实控制干密度,论证了建议级配范围内的过渡料具有良好的抗渗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7.
陈潇  周明凯  沈卫国  张丽  张禹 《公路》2012,(7):232-234
对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按照粗集料三种不同松方密度设计出的混合料其级配以及强度,拌和及成型性能,推荐采用粗集料的捣实密度进行骨架密实型混合料设计.  相似文献   
998.
田引安 《公路工程》2022,(1):142-148
为了有效提高沥青路面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尤其是粒径为0~5 mmRAP(记为细RAP)的利用率,选择了3种RAP掺量(30%、40%和50%)和3种细RAP掺量(10%、15%和20%)进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明确了最佳油石比和体积参数;通过低温小梁试验和冻融...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掺沥青路面回收料(RAP)再生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采用慢冻法研究了冻融循环下RAP掺量(20%、30%、40%、50%)和水灰比(0.4、0.5、0.6、0.7)对再生水泥混凝土外观形貌和抗压强度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下,掺沥青路面回收料再生水泥混凝土外观形貌表现出表面裂缝出现-裂缝延伸扩展-裂缝遍布表面-表面浆体胀落-试件彻底解体等发展历程。冻融早期再生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较为缓慢,随着冻融次数的不断增加,再生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损失速度也随之加快。随着RAP掺量和水灰比增大,再生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随之增大,冻胀解体时承受的循环次数随之减小,抗冻性能随之减弱。  相似文献   
1000.
制备了一种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填缝料,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测试,考察其耐久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氨酯填缝料的各项性能均得到了提高,是一种理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填缝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