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41篇
综合类   36篇
水路运输   446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胜利 《公路》2021,66(11):169-173
主要介绍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鱼山石化疏港公路)工程主线岑港至双合段海域桥梁总体设计.针对该项目特点,全线优先选择适宜"标准化、预制化、工厂化、装配化"的桥型方案,实现了海域桥梁基础预制化率达83.16%、下部结构预制化率达94.04%、上部结构预制化率达99.9%.本项目在工业化建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是成为了浙江省交通运输领域唯一入选交通运输部品质工程攻关行动试点的在建项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厦门环岛公路护岸工程实践,介绍浅海域路段受海水涨落潮影响时,采用乘潮作业,成功拼装、吊装大批量预制构件的施工工艺、机械配备、测量控制、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华普海域303     
价格是左右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海域303正是以此作为切入点,杀入市场的.  相似文献   
14.
15.
2011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闪亮登场。一个重大变局正在舟山千岛大地孕育,一个对舟山地理优势、挺进深蓝的再认识正在江浙沿海渐成潮流,一个百年前东方巨港、门泊万里船的畅想正在描摹成形。而一群蓝色守护者在这片热流涌动的蓝色沃土上,用汗水、智慧和心血谱写海事之歌:从服务临港工业到促  相似文献   
16.
17.
《世界海运》2016,(1):47-52
以舟山群岛海域为例,介绍海上溢油模拟技术,分析利用岛、礁等有利地形进行海上溢油快速围控的技术,并设计一种适合于恶劣海况下工作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水上溢油清理装置,构建起一个包括前期分析预测-中间过程控制-后期清理的较为完整的溢油应急处置系统。同时,从海事部门角度探讨在信息整合、资源协调和现场处置等方面的对策,为溢油应急处置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港口》2016,(Z1):1-7
1991年,在巴拉望岛西南部海域布瑞克暗沙(Breaker Reef)发现了一艘宋代沉船遗址,出水的器物有陶瓷器、铅锭、铁锭等,其中陶瓷器主要是福建和江西景德镇的产品,这些陶瓷器应为南宋前期出口到菲律宾或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此外该沉船还出水一件石碇,长3米,呈尖梭形,这种碇石是我国古代南方海船典型的船具[1],因此可以确定这艘沉船是一艘中国沉船。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强化厦门、汕头两地海事监管合作,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服务两岸三通,2011年11月25日上午,厦门海事局、汕头海事局在汕头签订了《共建平安和谐海域合作协议》,联手打造台湾海峡中南部平安和谐海域。  相似文献   
20.
舟山岛域围垦对邻近水道泥沙运动和海床演变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舟山海域岛域围垦与一般近岸滩涂围垦不尽相同,具有地理位置和水动力环境的特殊性。采用舟山钓梁围垦区附近海域不同时期的水下地形资料,并结合邻近螺门渔港水道围垦前后2个时期的水文泥沙调查资料,对岛域围垦环境下水道附近海域泥沙动力和海床冲淤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岛域围垦后螺门渔港水道潮汐变化并不显著,但是潮流流速大幅度减少,潮流挟沙能力随之减弱,净输沙量减少了90.1%,且净输沙方向由落潮方向变成涨潮方向。泥沙动力条件的改变促使水道及附近海域海床冲淤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由围垦前槽冲滩淤演变为围垦后大幅度淤积,水道最大淤积厚度可达26 m。根据分析认为,围垦工程改变了水道悬沙的输移沉降模式,围垦前大量的泥沙以过境形式输移,而围垦后悬沙进出因围垦而形成的岙湾将以沉降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