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28篇
水路运输   28篇
铁路运输   14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前我国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交通拥堵现象频频发生,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障碍。通常交通堵塞多发生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处,因此提高路口车辆通过效率有助于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本文尝试将RFID检测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领域,设计了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系统,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实时与智能控制,使信号灯的控制时间更加合理,该系统对缓解交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2.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一个包含人、车、路、环境、能量和信息的高度非线性的大规模复杂系统。公交串车问题严重降低了公交服务的可靠性,本文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给出了公交串车与大间隔的定义,提出了公交串车与大间隔问题的成因分析模型、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行车间隔预测模型和基于GPS与GIS的实时动态反馈控制模型。最后,对北京公交300路车所采集的680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使用的方法能有效地消除公交串车问题,同时也能为公交企业自身的运营管理和乘客的出行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3.
在运资产可视性是指对于平、战时由始发地运往指定目的地的部队或非部队货物的标识、状态、位置进行跟踪的能力。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定位导航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对军事运输途中物资精准定位和跟踪,进行实时控制,以提高物资的投送速度、准确性和安全性。自动识别技术在运物资可视化系统中使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各种读写数据存储技术,它们可以用来获取资产识别信息,是后勤在运资产可视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些技术有条形码、光储卡和射频技术,能提供幅度变化很大的存储能力。表1是各种自动识别技术比较…  相似文献   
44.
舰船编队存在着频谱竞争的问题。提出舰船编队电磁频谱实时管理控制方案的设想,着重阐述实现该方案的舰船编队电磁频谱管理专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机制,并提出电磁频谱监测的内容和测量设备。  相似文献   
45.
实时多任务、组态结构软件和汉字显示是当前计算机实时控制的趋势。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实时控制、DOS下显示汉字的原理,测量控制软件的程序结构,以及用该测量控制软件组成直流牵引电动机试验常用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47.
对隧道的通风监控系统做出了探讨,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特有的功能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几种关于通风的常用措施,并对五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对隧道通风的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 而常规公交系统受信号灯、 交通拥堵、 机动车干扰等因素, 时常出现公交车晚点到站情况。 为了研究城市公共汽车单线路运行系统的动态调度问题, 借助磁力模型和区段划分方法, 建立了基于区段划分的公交车辆运行的实时控制模型并证明其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 该调度方法能有效调节拥挤路段公共汽车系统的车辆运行秩序。  相似文献   
49.
李林锋 《交通科技》2011,(4):44-45,49
对国内外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隧道通风方式,并提出了隧道通风监控系统的组成以及应该实现的功能,比较了5种不同控制方法的优劣,指出了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监控系统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0.
汪炎珍 《汽车维修》2010,(10):19-21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因其喷油量与喷油正时能根据柴油机运行工况进行实时控制,可实现多次喷射,从而改善缸内燃烧状况,并为柴油机喷油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灵活性,因此具备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