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7篇
  免费   72篇
公路运输   763篇
综合类   460篇
水路运输   677篇
铁路运输   1336篇
综合运输   10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出口到澳大利亚双层不锈钢车,由于两国铁路轨距不同,造成运输困难。为了节省成本,采用了不折轮对的运输方式,为此需要提高轮对的组装精度。文中介绍了高精度轮对组装工艺及夹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一起DF4型机车因喷油泵出油阀接头断裂引起的着火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了接头断裂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3.
简要介绍了MARK—M移动式整车轮对载荷系统的组成和测量原理,以及在广州地铁二号线车辆维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以通勤、近郊型铁道车辆为中心,较多地采用了不锈钢制车体结构。日本川崎重工公司使用激光焊接工艺,制造了不锈钢车体且已实用化,其特点是利用激光焊接的低输入热,显著提高车体外观质量和车辆附加价值,而且还有其他诸多特点及优势。本文介绍激光焊接车体的开发理念及技术开发,实际车辆开发的概况。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实物对比试块在机车车轴超声波探伤中的应用,分析了异常回波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6.
建立了多刚体和刚柔体耦合的高速动车组拖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多种工况的数值计算,获得随机激扰下轴箱垂向加速度时间历程,结果表明车辆在高速运行时,随速度的提高,刚、弹性轮对的轴箱垂向加速度偏差增大;结合高速线路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弹性体轮对的结果与实测结果更吻合。  相似文献   
77.
光泽 《上海铁道科技》2010,(2):136-136,134
信号设备对地绝缘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的运用质量,与行车安全密切相关。就工作中几则实际事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供电务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8.
李幸人  邹涛  张江田  杨俊杰 《铁道车辆》2012,50(4):21-24,32,1
介绍了在缺乏材料疲劳性能数据时进行钢制车体疲劳强度校核的方法,从静态应力极限值和焊接疲劳数据的选取、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的绘制方法、常用焊接接头类型、疲劳许用应力极限的确定、设计应用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9.
动车铝合金车体焊接接头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车铝合金车体焊接接头疲劳寿命对加载顺序比较敏感,而传统的Miner法无法考虑载荷加载顺序。本文在损伤曲线法的基础上,提出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及参数拟合算法,给出平均应力情况下使用此模型的扩展算式,并对铝合金焊接的对接接头、角接接头进行两级加载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模型计算误差小于10%,比传统的Miner模型有更高的精确度,说明这一模型可用于铝合金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计算。  相似文献   
80.
研究目的:长期以来,虽然对地观测技术在我国铁路勘测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新的对地观测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发展的时候,其在我国铁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却出现相对滞后,目前,中国铁路已经步入高速时代,针对最新的对地观测技术发展,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找到适合我国铁路勘测设计新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突破点。研究结论:针对目前最新对地观测技术发展态势,铁路勘测设计人员一方面要继续挖掘既有对地观测技术和资料的应用潜力,也要对数码航空摄影、机载激光雷达、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等最新的对地观测技术和成果加大研究、应用力度。对地观测技术既可应用于国家基础测绘,也可广泛应用于铁路地形图测绘、铁路线路选线设计、铁道工程地质勘测、铁路环境评价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