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7篇
  免费   97篇
公路运输   2470篇
综合类   2307篇
水路运输   1718篇
铁路运输   1362篇
综合运输   61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611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油船装卸作业的静电灾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灾害是油船安全运输的主要防范项目之一,对油船静电灾害及对其对策的分析,必将引起放大油船船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2.
王茂宏 《水运管理》1997,(12):34-36
一、信息技术的特点 信息革命被喻为是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革命,目前已对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向。其中,信息革命对港口发展的影响尤为深刻。 信息,也可称之为情报,是经过加工后的各种数据(数字、符号、声、光、图像等)的集合。信息流从广义上看,是指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信息交流,这包括从人们的直接交谈到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传递媒介。如果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角度来狭义地定义信息流,则可看作是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在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中的流动。 信息流不同于交通运输中的物流(即实物体的位移),它是一种非实物化的传递方式。它与物流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在信息传递中,没有实物体的空间位移,因此传递成本较低。 2.信息流动速度远比物流快。信息高速公路的实现将使信息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无阻传递,并提高信息的实际传递速度。 3.信息的传递和存储载体尺寸非常之小,与物流相比可以认为几乎不占有空间。  相似文献   
133.
提高高速客车动力学性能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我国历次目标高速的客车动力学试验中所发现的问题,总结分析了我国客车的发展情况及所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实现高速客车平稳安全运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4.
135.
针对榆次站现状,以车站2013年7月能力查定数据为基础,对榆次站各场(站)通过能力及其利用率进行分析,确定榆次站能力限制瓶颈,提出增加Ⅱ场9道;增加到达场、下行出发场联络线;在双推单溜情况下,加强峰尾编组能力;提高机列衔接作业质量;合理组织机车成组转场等提高榆次站能力利用率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6.
在阐述山东省钢铁企业产能情况及钢铁行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山东省钢铁运输市场份额、铁路运量发展趋势及钢铁运输特征,以及制约铁路运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优化装载加固方案,制定适应市场竞争的运价政策,开发货运新产品,主动融入企业物流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7.
针对研磨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裂纹、气泡等缺陷,分析其形成原因,并从配方、加工工艺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经现场切割及理化机械性能试验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8.
介绍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的车门系统复位气缸机构作用原理,对车辆试运营中车门系统的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9.
随着铁路快速发展,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保证信号设备的安全、可靠地运用,不断提高对故障的应急处置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铁路运输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0.
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线洱海段工程位置特殊,洱海既是大理自治州的"母亲湖",又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属于典型环境敏感区。因此,做好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和保护对策研究非常重要。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线洱海段的区域自然环境特点,从施工废水、弃碴、水土流失、噪声以及大气污染5个方面分析大丽铁路洱海段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指出施工过程中容易疏忽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