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124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525篇
铁路运输   38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株洲航电枢纽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水运工程》2007,(6):56-61
分析了株洲航电枢纽施工导流的特点和施工导流方案,根据模型试验成果和坝址自然条件,拟定了合理的围堰断面形式,对围堰进占与截流进行了分析计算,确保了围堰顺利实施,以及工期和投资目标的实现。同时,根据一、二期施工导流的通航水流条件,提出了坝址河段江心洲洲头、左、右汊护坡的防护方案,实现了枢纽安全度汛。株洲航电枢纽的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为工程顺利完工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52.
航运枢纽二线船闸的平面布置常受枢纽现有建筑物、土地资源等限制而调整余地有限。以上海东大盈船闸工程为例,通过对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条件、环保要求、使用条件等多方面分析,指出原船闸工程结构方案设计的不足,并提出外河引航道采用高桩承台叉桩式驳岸结构、外河导流堤采用高桩墩台导流堤结构、闸室施工采用SWM工法基坑围护结构等优化方案,解决了空间受限、资源紧缺和环保压力等情况下建造二线船闸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3.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对带挑檐直立堤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的爬高和越浪量进行观测,分析墙顶超高、挑檐宽度以及波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直立堤波浪爬高主要与波高有关,周期影响不大;堤顶超高、挑檐宽度和波坦是直立堤越浪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挑檐宽度对直立堤越浪量的影响程度与堤顶超高有关。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直立堤波浪爬高和越浪量计算方法,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针对礁盘地形上波浪运动形态的复杂性及相关防波堤工程设计中的结构稳定性问题,对礁盘地形附近某工程及相关海域的海床地形进行模拟,并通过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验证工程区防波堤堤脚的稳定性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礁盘地形上堤脚块石稳定重力若按规范计算偏危险。研究结合试验现象及结果对堤脚进行优化,提出礁盘地形上防波堤堤脚开槽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5.
孟加拉Mirsarai海岸防护项目工程护底块体采用100 cm×80 cm×60 cm长方体混凝土块体。在块体生产堆放过程中,须采用夹块机运输,但在安装时由于该护底块未设计吊钩,故无法采用吊车安装,只能用长臂挖机安装液压夹进行夹块安装。液压夹故障率较高,且夹块困难,安放时力度不好控制,容易造成块体间的碰撞损伤。为此,对现有的机械设备做出改进,根据物理学中的静摩擦自锁现象,制作出自锁型夹子。该夹子在夹块时仅仅依靠夹子橡胶复合结构和混凝土块自身重力产生的摩擦力夹紧块体,而安放时仅须旋转挖机斗改变受力钢丝绳来松开块体,无须人员辅助,有效地解决了块体安装过程中机械伤的问题。同时,由于自锁型夹子制作简单、维修方便,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56.
长周期波浪作用于抛石堤时,部分波能透过石间孔隙,从而影响港内泊稳。结合印尼工程实例,采用波浪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对透射系数随周期、波高、波类型等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波浪整体系泊物理模型试验,对驳船码头和散货船码头的相应泊稳条件进行了研究。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透浪对码头系泊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抛石堤透射系数随波高的增大而减小,随周期的增大而增大;周期越长,船舶允许作业波高越小;长周期波浪的透浪作用对系泊影响程度大,设计时应纳入考虑。试验结果可为抛石堤后方码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仔细观察高尔夫GTI135周年纪念版会发现其前保险扛采用全新设计,前端外侧翼子板位置做了适当调整,进一步提升,车辆的空气动力性能,而导流板中段仍采用黑色的经典设计。同时,为了显示出其特殊身份,在车身到处可寻觅到“35”的标志,在全黑色抛光后视镜与翼子板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8.
根据影响因素理论,进行水槽试验.选取梯形潜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规则波作为入射波,探讨波浪三要素(波高、水深和周期)变化时潜堤前、后波高变化规律.选取相对水深a/Hi、波陡Hi/L及相对安放位置dl/SL作为研究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堤顶相对水深是影响潜堤消浪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且随着堤顶水深增大,潜堤消浪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59.
陈振诚  陈昕  陈旸 《船舶》2011,22(2):15-19
考虑到三维效应和重力影响,提出研究设置导流槽的船底在水面滑行激起的流场以及作用在槽和船底浸湿面上的水动力。该导流槽的顶部曲面前低后高,对船底基面形成倾角。运用严谨的数学物理方法解决问题,求得描绘三维流场状况的解析函数.由此获得船艇前进时出现在槽顶部曲面上推船艇前进的水动推进力和向上的水动升力定量值的解析表述式。将船底浸湿面设计成设置导流槽的外形,建成实船试航,通过卫星跟踪的GPS系统实测获得的数据证明了水动推进力的存在,且它随着航速的提高而迅速增大,于是船速以及稳定性、安全性均得以犬,幅提高。实船设计时,可通过合理调整表述式中的物理参数,设计建造整体性能远优于常规船艇的实船。  相似文献   
60.
黄骅港是神华集团煤炭最佳出运港,外航道淤积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防砂堤的修建和运营已初见成效。通过对防砂堤地基稳定性和沉降在理论计算、试验分析和沉降位移观测3方面进行分析,以理论计算为主,模型试验作为验证,工程观测为直接结论,得出在防砂堤设计过程中参数取值、试验与理论计算的差异、3个方面的互补与验证以及土工布在软弱地基上防波堤断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