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6篇
  免费   402篇
公路运输   3503篇
综合类   1828篇
水路运输   2076篇
铁路运输   1732篇
综合运输   329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568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518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65年   1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9 毫秒
51.
自适应神经网络用于船舶动力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舶动力定位(DP)采用一种控制系统驱动装在船上的侧推器和尾部推进器或者几个全回转的推进器,使船定位在海平面的要求位置上。船受到风、浪及流等海洋环境力的作用时会漂移离开原位置,传统的控制方法是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反馈控制。顾和李(1994)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它具有许多优越性:①一个可随意调节的目标函数以适合不同的需求──定位精度高或节约定位能量后前馈控制并能自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力变化包括非线性的波浪漂力;本文在目标函数中引入了与速度相关的项,从而提高控制质量。这一方法也可用于自动驾驶船舶沿设定的轨迹航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2.
53.
54.
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时,跑偏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造成跑偏的原因很多,例如同一台起重机两侧主动车轮踏面直径的偏差过大、分别驱动时两侧电动机的转速差过大、两侧主动车轮的垂直偏斜超差、主被动车轮的水平偏斜超差以及大车运行轨道的同一截面高低差超差等,尤以主被动轮的水平偏斜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5.
《船舶工程》2006,28(2):32-32
由中船重工第七一五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十五”国家863计划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一“超宽频海底剖面仪”课题,日前在杭州通过专家组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地层剖面仪研究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随着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正式投入实际应用,将加快我国剖面仪的国产化进程。  相似文献   
56.
李晓慧  孙旻 《水运工程》2006,(11):34-37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板桩墙的计算中,应用非线性方法——NL法来考虑桩土的相互作用,利用相似原理求出桩的受力特性,并举出算例。计算过程证明NL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某信息楼深基坑支护及水平位移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某信息楼深基坑支护工程,在软土砂层中采用多种支护形式组合,施工过程中运用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及时掌握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及时调整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8.
湿陷性黄土易产生沉降变形,且承载力低。本文介绍阜朝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段小桥涵地基处治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9.
李献勇 《隧道建设》2002,22(2):26-27
介绍金丽温高速公路十七合同段牛廷岭隧道中汽车横通道与正线隧道相交处“三通区”的施工工艺及方法,通过正线隧道钢拱架有效地把隧道内的初期支护力转移到汽车通道钢门架和通道混凝土墙内,以实现汽车通道的开挖。  相似文献   
60.
3月18日,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在全路电视电话会议上郑重宣布“为适应铁路改革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经部党组研究、国务院同意,决定撤销铁路分局,实行由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实施这项改革,是扩大铁路运输能力、提高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深化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必将对中国铁路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