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6篇
  免费   118篇
公路运输   574篇
综合类   257篇
水路运输   72篇
铁路运输   507篇
综合运输   9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利用电磁波层析技术对唐山工人医院的场区岩溶发育情况进行探测,结果表明该技术能较准确地查明岩溶的分布发育情况。综合地质背景及钻探、井间TV探测资料,对场区地基不均匀沉陷的原因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2.
顾垒 《公路》2023,(12):148-152
岩溶发育地层桥梁桩基通常采用冲击钻或旋挖钻施工,在钻孔过程中穿过溶洞地段时,极易发生漏浆、塌孔、卡钻、埋钻等情况,需要反复回填黏土、片石或混凝土进行复钻,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溶洞地段护壁受到桩身混凝土压力易被冲开,造成桩体混凝土突然流失,导致桩身夹泥、断桩等质量事故的发生。岑大公路定川江大桥主跨3号和4号墩桩基位于复杂岩溶区,设计桩径?2.0 m,桩长最深达到118 m,若采用常规冲击钻施工方法,反复充填复钻造成施工成本增加,成孔周期长,不能满足工期要求。采用全套管全回转与旋挖钻组合施工工艺,具有安全性能高、钻进速度快、成桩质量可控等特点,能有效保证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83.
宜万铁路龙麟宫隧道2号溶腔大跨岩溶顶板处理难度大,施工风险高,创新地采用了立柱支顶与锚喷网结合防护进行顶板加固,采取复合地基+整体结构、单压式结构及框架结构等特殊隧道结构通过溶腔,换填、钢管桩注浆加固及深孔注浆加固的措施,提高了基底承载力,减小了工后沉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4.
本文通过南(昌)九(江)公路万村大桥钻孔桩的施工,论述在岩发育地区钻孔桩施工如何解决卡站、坍孔及桩基砼超灌,并对相应条件下的护壁技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5.
86.
通过对京广线五里亭路基岩溶塌陷的物理勘探方法及压浆整治过程,阐述了“对称四极电测深法”及“地震勘探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以及采用“自下而上止浆塞分段压浆法”的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87.
宜万铁路别岩槽隧道岩溶及岩溶水治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别岩槽隧道全长3721m,隧道岩溶岩溶水极其发育,因而,该隧道被列为宜万线8座一级风险隧道之一。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先后遭遇F3断层突发性涌水、富水暗河岩溶大厅、充填黏土性溶洞、F1高压富水断层,以及背斜核部及两翼的岩溶渗流水等不良地质。针对这些不良地质,施工中采取径向注浆、超前帷幕注浆、大管棚超前预支护、迂回导坑、泄水支洞和泄水洞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88.
化马隧道涌水为高压宽张岩溶裂隙水,具水量大,压力高,涌水连续、贯通性好、补给水头稳定等特点。通过详细地质勘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准确地质超前预报,掌握了涌水的特点和性质,提出了采用迂回导坑绕避结合泄水洞排水的处理方案,顺利通过了隧道涌水段。  相似文献   
89.
长凼子岩溶隧道溶洞、暗河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奉恩路长凼子隧道溶洞、暗河处理实例,介绍溶洞、暗河处理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0.
大路梁子隧道治水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路梁子隧道洞内涌水特点,对石灰岩地段岩溶裂隙水及岩溶突水采取了"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治水原则,对"宽富带"构造裂隙水采取"以排为主、排堵结合"的治水原则后,隧道涌水减小,保证了施工安全。隧道贯通后,采取泄水洞进行系统引排,减轻了水沟的排水压力,提高了后期运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