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118篇
公路运输   575篇
综合类   257篇
水路运输   72篇
铁路运输   507篇
综合运输   9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文章介绍了兰渝线桐子林隧道施工中揭示的3处岩溶、暗河、岩溶水的发育特征,以及对不同岩溶提出了几种针对性的整治方案,并进行了方案分析、比选探讨.目前隧道施工已穿过岩溶地段,并已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隧道通过后未产生新的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2.
廖荣辉 《路基工程》2007,(6):166-168
通过对广清高速公路大燕河特大桥岩溶区桩基施工,总结了大型岩溶区的桩基施工技术及注意要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3.
岩溶又称喀斯特(Karst),是指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特征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地质现象,属不良地质范围。据统计,整个地球陆地上碳酸盐类岩分布面积约4000万km^2,我国的分布面积200万km^2,广东省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2.9万km^2,肇庆、韶关、清远、佛山、广州、深圳等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岩溶分布,但岩溶发育程度不均匀,以肇庆地区最为发育。广(州)肇(庆)高速公路、广(州)梧(州)高速公路、白云机场、广(州)清(远)高速公路、广(州)佛(山)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均不同程序地位于岩溶地区。  相似文献   
94.
依据西南成品油管线隧道穿越岩溶区河流施工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岩溶区河流下隧道施工时特殊情况下的岩石爆破方法,提供了隧道发生涌水、围岩变形和穿越溶洞时的施工办法和有关措施。提出了岩溶区河流下隧道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
该文以无锡市清明路运河桥工程为例,对岩溶地区现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两种桩基方案进行了比较及选择。  相似文献   
96.
隧道底部溶洞顶板安全厚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孙彩红 《公路》2006,(5):228-233
以某公路岩溶隧道为背景,采用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隧道开挖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隧道底部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各影响因素与安全厚度的相关变化规律,并用多元回归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能综合体现各影响因素的溶洞顶板安全厚度预测模型,从而为岩溶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7.
内昆线新寨隧道通过由可溶岩构成的箐门背斜,岩溶水成条带状发育分布。隧道施工中既要采取措施防涌(突)水,又要采取措施防止地表过量打水,从而保护好天然水资源。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石长铁路岩溶地区7座大中桥桩基钻孔施工技术分析,阐述了在岩溶地质条件下穿越多层溶洞钻孔施工中的偏孔防治以及穿越尺寸较大且充填物为流塑状溶洞的处理方法,为该地质病害的处理提供了有益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99.
吴华祥 《世界桥梁》2003,(1):33-34,64
介绍石灰岩岩溶地段钻孔桩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措施、设备及成桩效果。  相似文献   
100.
铁路岩溶塌陷典型概念模型研究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几条铁路岩溶塌陷成因机理的分析,建立了导水盖层的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阻水盖层的强度弱化-压差场-失托增荷效应、薄顶板溶洞岩体力学和路堑填土路基4个宏观上的概念模型。并用实例进行了分析,为铁路岩溶塌陷机理分析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比较系统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