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45篇
公路运输   315篇
综合类   186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110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斜坡发生牵引式滑动破坏,形成后缘拉裂面,后缘面形态对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在滑坡体内部的空间特征难以确定. 为探索后缘破裂面的形成机理和计算理论,建立合理的数学力学模型,提出后缘破裂面倾角的计算方法,确定各级滑块的最危险破裂倾角,并将其所在破裂面作为条分型式,计算各级滑块的稳定系数,实现滑坡渐进破坏过程的稳定性分析;同时,开展室内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研发了新的模型试验装置,其主体由若干渗透盒组成,能够构成各种几何形状的分段式滑面;通过向不同分段的渗透盒注水,实现牵引式滑坡的逐级失稳过程,并测试各级滑块最终形态的后缘破裂面倾角. 结果表明:后缘破裂面倾角计算值与试验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主要集中在70° 左右,相对误差介于2%~4%之间;滑坡体失稳形成的各级滑块稳定性不同,第一级滑块的稳定程度最差,越向坡体后侧稳定性越好. 可为牵引式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02.
设计了考虑干湿循环作用影响的泥质板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得到冲击荷载作用下泥质板岩的动强度、动弹性模量、动泊松比和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等参数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从0增大到15,动强度、动弹性模量以及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均不断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20.7%、16.1%和16...  相似文献   
703.
为保障TBM高效安全运行,提出一种脉冲涡流检测(PECT)的刀圈径向磨损量无损检测方法。先基于Maxwell时变电磁场理论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线圈高度、内半径和外半径3个激励线圈参数的优化策略;再搭建刀圈径向梯度化磨损量无损检测有限元模型,研究刀圈径向磨损量与前期电压信号积分值的映射关系,提取可连续反映刀圈磨损程度的特征量,并研究不同提离距离下刀圈径向磨损量与特征量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在给定激励线圈外半径取值的前提下合理调节内半径取值,可最大程度兼顾对激励线圈高分辨率、强耦合程度的要求;检测线圈与刀圈的最远距离为64 mm,在满足48.26 cm刀圈最大径向磨损量为35 mm的基础上保留了29 mm余量,比传统涡流检测的最远提离距离提高了83%;该方法提高了探头远距离检测能力,保障了探头安装空间,同时显著降低了探头被岩碴刮擦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704.
甄大勇  张硕  周超 《中国铁路》2023,(10):60-67
查清铁路隧道轴线上的地质构造情况、降低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已成为隧道建设的重中之重。首次将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OCTEM)和地震波反射法(TSP) 2种物探方法相结合应用于某在建铁路隧道的勘察,通过在隧道掌子面开展TSP法查清构造大致位置,然后运用OCTEM法在地表进一步查明隧道轴线上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情况,利用OCTEM法得到的相对电阻率值和TSP法得到的掌子面前方围岩各项岩石力学参数,综合对比分析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圈定出断层破碎带的厚度和范围,判定隧道前方洞身的围岩完整性和富水情况。将综合分析结果与掌子面实际开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地质构造走向与隧道轴线夹角较小的情况下,2种方法相结合能够准确地查清隧道施工作业前方地质构造的分布情况,更好地解决复杂的地质问题,为优化隧道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案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05.
为给乐山大佛渗水病害治理及后期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首次对乐山大佛渗水及大气降水进行定量监测采样,分析大佛渗水来源及其特征,并结合水化学性质和岩石组成对“大佛砂岩”风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乐山大佛胸部渗水在平水期与枯水期主要补给来源为地下水,丰水期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大佛胸部渗水含有大量溶解质组分,pH平均值为7.70,2009年之后乐山市降水年平均pH>5.60且逐年增高,至2015年全年降水pH平均值大于7.00,降水已由酸性转为碱性;大佛胸部渗水水化学类型为碳酸盐类-钙组-Ⅱ型与硫酸盐类-钙组-Ⅲ型,阳离子以Ca2+为主,阴离子以SO42-与HCO3-为主;大佛胸部岩石主要成分为CaCO3和SiO2,在空气和水存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溶蚀,岩石风化对大佛渗水中离子贡献超过90%,H2CO3与H2SO4共同参与了“大佛砂岩”的...  相似文献   
706.
引入灰狼算法(GW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模型,构建GWO-SVM岩爆分级预测模型。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单轴抗拉强度等,组成3种不同的输入指标组合,构建岩爆分级预测指标体系。将153组岩爆案例作为数据集输入4种模型进行训练、测试,比较不同输入组合下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GWO-SVM比标准SVM模型预测准确率提升7.41%~18.52%,在输入指标组合2下,GWO-SVM模型预测准确率最高达92.59%,基于GWOSVM的岩爆分级预测方法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707.
牛曙东 《水运工程》2001,(10):14-16
通过312国道六安-叶集段西汲河大桥钻孔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对该地区的软质岩石力学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坐落在软质岩石上的桩基属于摩擦-端承桩类型,以桩尖承载力和桩周摩阻力共同作用,桩周摩阻力可取410kPa。  相似文献   
708.
为保证隧道施工中岩体识别的准确性,针对冲击-旋转耦合式破岩的凿岩机提出1种基于钻进速度的隧道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计算方法,包括基于钻进速度的BQ拟合计算式和钻进速度分级模式。首先,从能量角度分析冲击-旋转式凿岩机的破岩机理,推导由钻进参数和BQ值表达的凿岩机破岩功能关系计算式;其次,依托郑万高铁湖北段隧道工程获得92组样本,通过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采集样本的钻进速度和可用于计算BQ值的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数据;最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钻进速度与BQ值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钻进速度分级模式。结果表明:钻进速度和BQ值之间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当钻进压力一定时,可直接用钻进速度表示围岩BQ值;基于钻进速度的BQ值计算方法,包括中值拟合计算式及可覆盖95%数据的上、下限值计算式;钻进速度分级模式及选择原则可直接用于现场围岩级别的快速判定。  相似文献   
709.
刘文德  华智 《路基工程》2023,(1):136-141
构建可靠的裂隙网络模型是岩质边坡、隧道和地下矿山巷道等各类岩体工程稳定性研究的基础。开展室内试验,研究含不同尺寸、不同倾角裂纹岩样在单轴压缩下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类岩石试样的峰值强度随裂纹倾角的增大而减小,且随裂纹倾角的增大,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减小、幅度较大,类岩石试样在峰值强度后,表现出准脆性破坏特点;裂纹尺寸对试样的峰值应力和对应的峰值应变有较大影响,随裂纹尺寸增大,试样的峰值应变增大,但裂纹的形状(圆形和矩形)对峰值应力、应变的影响较小;验证了最大周向应力理论得到的在不同裂纹倾角下的开裂角,与单轴压缩下到不同裂纹倾角进行比较,发现在裂纹倾角较小时裂纹的开裂角与试验得到的相差不大,约7.39%~11.82%;而裂纹倾角增大时,相差较大,约33.15%。  相似文献   
710.
目前,在划分隧道围岩级别时,多是采用岩石饱和抗压强度来计算围岩BQ值,致使红层地区的隧道Ⅴ级围岩偏长,PPP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压力偏大。按照岩石中“砂质含量”从低到高的顺序,将红层岩石主要分为“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砂岩”四类,分析红层隧道的工程地质特征,判断出“岩石强度Rc是影响红层隧道围岩BQ值的关键因子”;分析了“样品失真”是导致常规抗压试验数据偏于保守的根本原因;归纳了点荷载试验具备“设备轻便、取样快捷、离散性小”等优点,阐明采用天然状态下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来计算BQ值更贴合红层隧道实际水文地质条件的原理;建立了采用“点荷载强度”来优化红层隧道围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