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68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近水平软硬互层边坡在我国西南有广泛分布,在差异风化作用下很容易形成大量岩腔,导致凸出的岩层形成危岩体并产生大量的拉裂型崩塌灾害.人工切坡从形成到因差异风化产生岩腔,从岩腔上悬臂危岩崩塌到边坡达到最终稳定状态,反映了边坡演化的典型过程.以万州地区人工高切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万州地质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软硬互层边坡差异风化岩腔的形成过程和的形成模式,分析了高切坡悬臂危岩崩塌失稳条件和崩塌规模控制性因素,推导了悬臂拉裂型崩塌灾害的岩体失稳判据,模拟分析了岩腔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应力场分布及特征,为此类边坡的工程防护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详细分析了四川省九寨沟的九环公路的危岩体崩塌的成因模式,并将崩塌失稳后的运动过程分为自由落体运动、弹跳和滚动等3个阶段。利用PFC软件模拟崩塌体的运动行为,预测其飞行高度和滑落距离,以及对破面的冲击回弹作用和防护设施的冲击能量,展现崩塌体自脱离岩石母体,到掉落静止或破碎的全过程,并对尚存在危石的风险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西部地区等级较高的地震,常常发生在岩体强度高的深切割地貌区,因而震后次生灾害的危害预测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以G213映秀至汶川公路抢险保通的工程实践为例,总结了极震区崩塌灾害对公路造成的危害,结合震区地质环境,对崩塌物源的危岩体的发育和崩塌体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危岩体防治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徐军 《交通科技》2005,(2):29-30
文中通过分析山区高等高级公路边坡失稳、崩塌的原因,提出山区高等级公路边坡失稳的防治与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5.
陡坡崩塌及落石地段铁路选线勘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朔黄铁路龙宫展线段在龙宫隧道和滴水崖隧道间经过大面积的崩塌落石区。经过进一步选线勘察 ,该段线路以短隧道方案通过 ,并对局部危岩进行加固 ,为铁路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6.
邹陈 《路基工程》2017,(4):233-237
针对巨型堆积体的工程地质特征的现场调查分析,认为其形成机制是岩体发生弯曲拉裂变形,进而以崩塌破坏形式堆积而成,变形影响因素主要是岩土体组成及结构、大气降雨和地下水以及坡体后缘物质的补给。通过堆积体稳定性定性评价和定量计算,综合分析其稳定性状态。结合环境地质特征,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治理措施,避免人为扰动引发工程滑坡,保障铁路施工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07.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际资料分析,详细论述了既有独库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及形成原因,对各种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建议,为公路改建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崩塌是山区公路常见的一种病害现象,主要阐述崩塌发生的基本条件及崩塌的防治,以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9.
通过调查、搜集资料,查明了线路各方案的采空区、风沙、崩塌落石、水库塌岸等不良地质的工程地质特性,选出了合理线位。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研究高原山区公路沿线典型地质灾害的致灾原因,以2016年—2020年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等高原山区公路典型灾害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灾害与公路断道的关系,得出了该地区典型灾害发生频率由高至低为洪水水毁、崩塌、泥石流、滑坡,断道风险由高至低为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水水毁的结论,并揭示了高原山区地形地貌高原山区地形地貌、地质、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提供的物源条件与降雨耦合是诱发公路典型灾害的主因,且断道多发生在雨季5月—9月,灾害频繁爆发时段较雨季延迟。基于此分析,从灾害防治、防治管理及监测预警等方面提出了高原山区公路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