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68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结合道安(道真—瓮安)高速公路项目,简述了SNS(Safety Netting System)柔性主动防护网系统在处治风化落石、碎石崩塌等地质灾害中的应用;针对工程具体地质情况,通过对其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将SNS柔性主动防护网与传统危岩崩塌处理技术相比较,论证了其优势所在,阐述了其防护能级高、防护效果好、安装快捷、工程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2.
23.
危岩在山区公路边坡中广泛发育,其失稳崩塌对公路沿线的行车通畅和交通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该文基于稳定性分析法,建立危岩力学模型,给出危岩体失稳弹冲动力参数计算方法;通过数学与物理描述,得到了判别崩塌体失稳的重要指标;指出危岩体动力失稳瞬间系统的临滑聚能释放并转换为崩落动能,揭示了动力系统能量释放量与弹冲动力参数的关系.为确定危岩的致灾能力及致灾范围提供计算依据,有利于更好地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24.
山区公路崩塌地质灾害评判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黄金分割法建立公路崩塌地质灾害发生的评判模型,可以提高对公路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能力和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25.
下川岛公路高边坡崩塌落石柔性防护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体工程,在引用经典力学理论、碰撞理论、瞬间摩擦作用理论等的基础上,对崩塌落石的初始运动状态、滑动过程、滚动过程、碰撞过程等进行了模拟,并设计了作为边坡综合防治内容之一的柔性防护系统,从施工后的效果来看,很好地控制了边坡上崩塌落石对公路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26.
对汶川地震灾区中公路上边坡崩塌、滑移等震害的破坏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引起公路边坡崩塌,滑坡滑移破坏,其塌滑破坏不仅与发震断层有关,而且边坡岩性、坡度和风化层厚度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7.
崩塌落石的SNS柔性拦石网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崩塌落石的工拦截防护中,以亏工、钢木结构为主的传统拦挡结构物,因其体积庞大、材料用量大、施工劳动强度大和缺乏可靠的设计技术保障,已难以适应诸如高等级公路、铁路和其他工程建设等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介绍了以钢 为主要构成材料的岩崩落石SNS柔性拦石网系统的功能原理、基本特征、主要构成和主要适用范围,阐明了该项新技术的防护功能、标准化设计与施工作业以及适应性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相对于传统常规手段的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28.
本文在对龙沟湾崩塌危岩体进行现场调查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稳定性验算和综合评价,为危岩体的整治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定性分析和计算,综合分析确定Wy3、Wy4、Wy13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余11个危岩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应尽快对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9.
国道316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国道316白河~石泉段(K1732+100~K1871+500)实地调查,总结分析了沿线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归纳了崩塌灾害的形成条件.根据危岩体形成的力学机制和其规模,得出沿线崩塌为中型崩塌,并且破坏模式为拉裂、滑移、倾倒等3种.结合灾害规模和治理难易程度等相关因素,针对不同破坏模式,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0.
<正>映汶高速公路全长48.273km,其中隧道占25.8km,桥隧比占75.4%。从2009年11月正式进场开工至今,全线8座隧道现已完成震后隧道洞口上部边、仰坡防护160000m2,进洞大管棚540m,进口段古岩土堆积体546m,震后崩塌体开挖掘进102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