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68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81.
付迪  李红 《中国水运》2010,(8):171-173
重庆小南海水库枢纽病害整治大坝防渗工程是地震堆积天然坝体,没有经验可借鉴,亦没有对应规程规范可遵循,设计采用帷幕灌浆方法对天然坝体进行防渗整治。文中主要介绍了该特殊地层条件下的帷幕防渗施工技术,对以后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2.
有效预测崩塌灾害致灾区域及其危险性,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实施崩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指导借鉴。遴选斜坡坡形、坡度、坡高、下垫面岩土性质、落石质量、落石形状和落石的岩性条件等7个因子作为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通过指标量化,采用广义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了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同、异、反联系测度提出了落石停积在各承灾区的可能性评价模型,并根据落石停积位置的预期概率将崩塌致灾危险性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和极低危险等5个危险性等级。最后通过现场落石试验,验证了危岩崩塌区域危险性广义集对-层次耦合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3.
历史破坏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每次地震都会推动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归纳起来,目前用于桥梁的抗震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基于强度设计、基于位移设计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法国、新西兰、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始将减隔震装置应用于实践。这些减隔震装置包括铝芯橡胶支  相似文献   
84.
公路岩质边坡崩塌灾害在陕北黄土地区发生频繁,给当地公路交通建设和运营造成严重危害。结合陕北地区S302(榆林至佳县)典型路段沿线岩质边坡的现场调研,研究对公路岩质边坡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分析了影响岩石崩塌灾害的因素,并通过专家评分法获得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并对公路岩质边坡崩塌灾害进行危险性分级及评价,并以k 18~k 17+400路段为例进行实例检验。  相似文献   
85.
SNS(Safety Netting System for Protection of Slop)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的简称,适用于斜坡上危岩和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的防护,与传统整治方法相比较,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该系统分为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系统.本文结合青藏铁路某段落石处理工程,详细介绍SNS被动防护系统在工程中的具体运用,并提出需要特别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6.
崩塌落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崩塌落石是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崩塌落石研究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崩塌落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按崩塌的形成机理把崩塌划分为5个类型,倾倒式崩塌、滑移式崩塌、鼓胀式崩塌、拉裂式崩塌和错断式崩塌;提出了各类崩塌稳定性的检算方法;提出了崩塌落石综合预测方法.崩塌分类和崩塌稳定性检算方法已被<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和<地质灾害勘查指南>等采用.  相似文献   
87.
地震是造成崩塌滚石灾害的诱因之一。以青川某崩塌滚石灾害为例,运用DDA方法,对地震诱发斜坡危岩破坏,发生崩塌滚石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及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诱发的危岩体因地形及高程产生放大效应时,破坏加剧,运动能力增强;崩塌滚石运动主要以滑动、滚动、跳跃为主;坡面摩擦增大时,能够显著限制滚石的运动能力;DDA方法能够模拟崩塌滚石的运动路径,可以为防护结构的设置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针对崩塌落石等突发性强、速度快、随机性大的严重地质灾害,近年已成为山区铁路防洪工作的重点,同时也一直是边坡工程勘察中的重点和解决难点。主要讲述光纤光栅传感器在铁路上的实际应用,并模拟真实落石险情,以大量数据基础为依托探究传感器的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89.
谢春艳 《中国水运》2006,4(6):90-91
株六复线K242段崩塌发育,对既有铁路及增建复线的运营构成威胁.论文对崩塌的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地层岩性、地形地貌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拦石墙、拦石堤、明洞、防护网等工程整治方案.多年的行车运营表明,整治后的线路没有发生过崩塌灾害,工程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0.
陈峰  昌志军 《路基工程》2014,(2):188-191
崩塌属于比较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崩塌的形成,一般具备某些典型的发育特征,大的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岩性的组合关系,是形成崩塌的前提条件。以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的和平互通工程为例,采用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方法,对崩塌堆积体进行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法通过建模分析,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边坡可能发生滑动的区域,Bishop法较精确的计算出坡体稳定系数。崩塌堆积体在自然条件下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局部有应力集中现象,应加强防护。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