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6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233篇
综合类   159篇
水路运输   1176篇
铁路运输   151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林森  黄冰  苏召斌 《水运工程》2019,(S2):53-56
针对绞刀挖掘黏土的特点,优化了刀臂的断面形状,建立绞刀的三维模型,分析绞刀在最大功率时的应力和变形。为了满足绞刀刚度强度要求,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合金钢材料,优化绞刀制造和焊接工艺。实船应用表明,在同等工况条件下,高效黏土绞刀相比传统黏土绞刀,绞刀功率降低约14.3%,验证了绞刀设计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242.
243.
蔡氏电路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两个角度分别研究Chua′s Circuit的混沌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混沌行为预期下,仿真实验与理论分析结论十分吻合,仿真实验能准确地观测到混沌吸引子的行为特征。利用Matlab仿真观察到蔡氏电路中典型的通向混沌道路-Feigenbaum倍周期分岔过程直至出现双涡卷混沌吸引子,根据理论分析到计算出超临界Hopf分岔点,并且在仿真实验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44.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加大,内河水域的采矿船已有一定数量。由于工程水泵替代消防泵的配置在船检规范中未明确规定,作通过理论计算,对照船检规范要求并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提出了非自航船采砂装置的动力水泵作为消防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45.
采用经前路主要病变节段椎间盘切除植骨十次要阶段椎间盘切吸术;或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同时,加作后路椎间盘切吸术,共治疗颈椎病46例。其中脊髓型44例,神经根型2例,优良率84.78%。并对椎间盘切吸术后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证明该术式不影响颈椎稳定性。从而为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46.
挖泥船舶载设备较多,江水用量大,施工中江水泥砂、杂物含量高,原来传统的江水过滤装置不能有效的过滤,严重影响主机、冷却器、泵系、下导轮等设备的工作及使用寿命。文章通过新型江水沉淀过程器的设计与使用,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247.
膨胀石墨吸油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不同形态和填充密度的膨胀石墨(EG)进行的毛细吸附实验,着重研究了EG的比表面积和填充密度对吸油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颗粒状EG样品的比表面积从O.624m^2/g到34.20m^2/g显著变化时,对柴油吸附率的改善并不显著;与细颗粒状EG样品相比,大颗粒蠕虫状样品具有更高的吸附率;填充密度的变化对A级重油吸附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48.
用磁控溅射镀膜机制备了非晶态Fe40Zr60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及穆斯堡尔谱研究了非晶Fe40Zr60合金吸氢问题。结果发现,吸氢后非晶Fe40Zr60的同质异能移位IS及四极分裂QS增加,且随着Fe浓度减小,非晶FexZr100-x合金吸氢前后其同质异能移位变化ΔIS增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249.
为研究地铁列车冲击碰撞情景和吸能元件特性,依据列车动力学理论,用动力学软件对地铁列车冲击碰撞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模拟了缓冲器、压溃管和防爬吸能装置等吸能元件在冲击中的力学特性。以某型地铁车辆为例,计算了几类常见冲击工况,并研究了轮轨摩擦系数和车钩接触刚度对列车冲击碰撞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0.
根据柴田式车钩缓冲装置设计原理、安装结构,结合车钩缓冲装置的使用情况,提出了在柴田式车钩缓冲装置后方增加折叠式压溃吸能装置的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在钩缓装置后方安装折叠式压溃管之后,由于调车人员误操作导致车辆连挂速度超出规定的范围而引起的车辆受损情况将大大降低,提升了动车组的过载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