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233篇
综合类   158篇
水路运输   1173篇
铁路运输   148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刘伟华 《汽车生活》2008,(3):160-160
上一期说了自己开摩托车的经验,今天也谈谈自行车的生活。打从会骑自行车以来,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倒是最近几年才发生的。因为开始在社会工作后,就根本没空做什么运动,买了车后更像双腿断了一样,去哪里都开车——那怕只是十来分钟的路程,也要开车。我太太说,你再这样下去,双腿便退化成爬虫类动物一样啦。如此状态,更不用说骑自行车了。几年前,在朋友的游说下。买了一辆属于Mountain Bike一类的自行车,叫做Hard Tail。这辆车前轮有液压吸震筒,后轮没有,前后  相似文献   
82.
黄兵 《江苏船舶》2010,27(1):21-24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功耗低、速度快、功能强、使用灵活、体积小、输入采用光电隔离、输出采用继电器隔离,它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此PLC非常适合挖泥船的控制。作者结合多年设计挖泥船的经验,谈谈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不同类型的挖泥船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3.
长春轻轨一期工程信号系统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运营初期出现轻车跳动现象,影响行车安全,并使调度集中系统车次号跟踪功能失效。简要分析轻车跳动产生的原因,重点阐述解决轻车跳动的方案。  相似文献   
84.
许加满 《江苏船舶》2009,26(2):13-15
吸砂船属于深挖设备,并且开挖越深水下压强越大,喷射泵真空腔内的负压越大,工作效果越好,工作效率也越高,此类型船舶在长江流域水下开采砂石及航道清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600t/h吸砂船在澜沧江流域景洪电站砂石料中的应用,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开采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85.
86.
船业动态     
《中国海事》2009,(1):75-75
国内最大最先进挖泥船抵沪;海西湾50万吨级造船坞试投产  相似文献   
87.
研究影响咀嚼效能的因素。方法采用吸光度法来测定18名正常He青年人在自由咀嚼状态下的半分钟咀嚼效能、吞咽反射前咀嚼效能以及限定用单侧咀嚼的半钟喟嚼效能。  相似文献   
88.
800m^3耙吸式挖泥船调距桨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众  李彦 《船舶工程》1998,(6):38-40
介绍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800m^3耙吸式挖泥可调螺距螺浆系统基本设计思想及其构成。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系统稳定可靠,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9.
疏浚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很多工程碰到粉细砂仍感棘手,这里介绍耙吸挖泥船提高对粉细砂开挖效率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90.
<正>(接上期)4.车身后部框架结构及防碰撞特性对于后碰撞,其理想的碰撞特性与前部相似,一般后部碰撞相对速度较低。由于行李厢和后部车身纵梁等可构成一个吸能结构,并且有较大的压缩空间,所以车身后部吸能设置比车身前部更容易。吸能能力主要与构件的截面形状、尺寸大小和板料厚度的选择等有关,但要注意后悬架支承处(后轮罩)局部刚性的加强。(1)汽车后部行李厢的吸能结构汽车车身的后部,乘员座位离后端部较远,汽车车身后部的吸能结构主要在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