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篇
  免费   32篇
公路运输   239篇
综合类   232篇
水路运输   250篇
铁路运输   158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城市经济结构产生了极大变化。为了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以客运交通为核心,对现阶段城市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新常态时期提升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展开研究,并总结当前客运交通经济结构中的问题,以期不断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2.
为进一步推动公路交通运输领域的建设发展,就必须强化其经济管理工作。基于此,以经济新常态概述为入手点,明确公路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提升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风险传播过程受拥堵预警信息、出行者行为特性及居民出行流量分布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文提出包括道路子网、信息子网和出行子网的多重网络模型,应用改进的UAU-SIR(Unaware-Aware-Unaware-Susceptible-Infective-Recovered)模型,探讨多重网络预警信息下的城市道路...  相似文献   
34.
35.
档案编研工作的第三阶段是审校与传播。审校主要是指审核和校对,传播则是指编研成品的公布、发表、出版、发送、交流与展览等。研究可以贯穿于编研工作的若干环节之中,例如在复制型、浓缩型成品的编研过程中大体上便是这种情况;研究也可以主要集中在成品写作前,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进行,例如在综述型、创新型成品的编研工作中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36.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修订的《著作权法》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弥补了法律上的空白,为法院审理有关著作权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在阐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对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和限制问题进行探讨,以加强和完善我国著作权法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7.
针对波浪穿过梯形潜堤时的波浪形态沿程变化问题,以梯形潜堤为研究对象,通过二维水槽试验,研究梯形潜堤上规则波的传播特征。以比波高为参数分析不同波浪要素(波高、周期和水深等)对波浪传播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入射波高越大、波浪周期越小、堤顶淹没水深越小时,波高在潜堤上方衰减越明显。在有足够水深,且波高较小时,波浪对潜堤均有良好的穿透性;波高较大时,波浪在潜堤上部发生破碎,波浪穿过潜堤后波高衰减,此时潜堤的消波作用明显;在波浪不发生破碎情况下,较长周期波浪在潜堤顶部比波高增大,且出现双峰值。  相似文献   
38.
作为计算电磁波传播衰减的常用方法之一,射线追踪法可以有效的对波场进行近似计算。文中描述了射线追踪法,利用此方法对蒸发波导条件下的传播损耗进行数值计算,并与AREPS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在视距范围内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39.
基于环境参数预测的VLF传播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播媒质环境地-电离层参数的统计预测,对VLF电波的传播效应进行预测,为系统在运行中调整其可变参数或在特定参数条件下避开传播衰减与扰动,提供传播环境服务,使系统工作性能与信道特性达到良好匹配,从而提高水下通信效能。  相似文献   
40.
P2P蠕虫及其对抗技术的研究与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帆  李刚  尹光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2):149-152
文章首先剖析了P2P蠕虫的定义、传播方式,讨论了P2P蠕虫的传播模型,分析了现有检测技术在P2P蠕虫检测方面的不足,归纳了当前针对P2P蠕虫的主要检测方法,最后给出了P2P蠕虫方向的若干研究热点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