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58篇
公路运输   133篇
综合类   126篇
水路运输   566篇
铁路运输   83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王军  王义安  于广年 《水道港口》2011,32(3):197-201
利用长河段一维数学模型,预报了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在运行不同时期后的冲刷深度及水位降落情况。结合近坝段河床防护措施,确定了大顶子山枢纽下游最低通航流量、相应的下游最低通航水位、枢纽船闸的门槛最小水深以及船闸下闸首底槛的高程。  相似文献   
62.
齐泰嫩江大桥是齐泰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桥址地处嫩江下游江段,属平原区宽滩性江段,江岸线很不稳定,洪水泛滥宽度宽,下游河槽变迁活动剧烈,大桥的水文计算尤为重要。详细描述了桥址处自然条件,提出了水文孔径计算要点,介绍了设计洪水流量与水位的计算方法、通航水位、流冰水位、施工水位等各种特征水位的确定依据,说明了桥孔长度、壅水、冲刷的计算方法,以及桥高及河滩路堤高度的确定过程,最终汇总计算成果,为类似大型桥梁的水文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库水位等速下降过程中均质水库岸坡的塌岸现象及岸坡内浸润线的变化特点,以取自三峡库区的含黏粒粉砂为主要试验土料,对建立的4个不同结构的均质岸坡模型进行了7种不同速率的水位下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大,均质水库岸坡的塌岸现象越易发生,但库水位下降速率的大小并不与塌岸现象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试验测得浸...  相似文献   
64.
文章依托旺村电站至桂江河口河段航道工程,介绍了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确定方法和思路,并基于西江(干流)水位顶托对旺村电站至桂江河口(支流河口段)水位的影响分析,确定了相关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指标值,提出了该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分析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5.
戚胜辉  詹伟达  赵亚婉  刘冉 《公路》2022,(5):106-111
针对库区水位升降过程中边坡稳定性研究问题,依托库区影响范围内某高速公路路基边坡工程实例,采用现场调研和数值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库水位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边坡稳定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库水位上升或下降,边坡稳定系数均呈现出先降后升的特性,且存在最危险水位(为628 m),高度位置不受水位变化过程影响;水位降落比水位上升更容易引起边坡失稳,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6.
唐蔚  周千凯  周乐序  吴娴  唐洁 《水运工程》2022,(11):128-132
随着澧水尾闾航道项目的逐步实施,澧水下游河道水位及流量有较大变化。其枯水流量因三峡枢纽及上游两大水库的调蓄济枯作用呈增加趋势,但枯水水位呈略微下降趋势,津市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也出现了下降。为确定澧水末端梯级艳洲枢纽船闸下游最低通航水位,采用计算枯水期水面比降等方法,结合航道整治及采砂活动等情况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变化趋势。提出一种确定艳洲枢纽下游近期及远期最低通航水位的方法,论证其预留远期水位下降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7.
针对大水位差港口的水文特征和地理特征 ,提出了其客运缆车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运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 ,大大加强了对缆车的运行管理和监控力度 ,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8.
基于Biot理论,建立了轨道-路基-多层饱和土地基耦合系统的2.5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提出了考虑实际列车循环荷载作用的路基累积沉降计算方法,分析了水位抬升、列车速度和列车轴重对路基动力响应与长期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位抬升对土体振动强度的放大作用并不是局限在水位变化的深度范围内,而是会导致整个路基和地基断面的振动增大,并且这种全断面式的振动放大效应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强;水位抬升至路基内部时,路基内部会出现显著的超静孔压,最大值达到27.52 kPa,导致有效应力大幅下降,路基内土单元的应力路径向破坏线靠近;当水位仅在地基内抬升时,路基在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变形较小,线路沉降主要来自于地基,当水位抬升至路基内部时,路基累积变形随加载次数的增加发展迅速,100万次加载后变形为19.54 mm,远超容许值,说明路基防水对于线路的长期累积沉降控制具有关键作用;路基和地基的累积变形受列车速度和列车轴重的影响,随着列车轴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并且轴重的增加对路基累积变形的影响相较于地基更强烈,在设计时需要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69.
凌启明 《珠江水运》2011,(11):35-35
从其未来发展的趋势上看,可以大胆假设,日后天峨港必将成为西南出海中线通道上最大的枢纽港。当笔者乘船进入龙滩大峡谷时,被两岸茂密的森林和宽阔的深水航道所吸引,由于尚未具备夜航条件,船舶只能夜宿天峨下老乡豪明村,作为一个移民新村,目前库区移民的生活来源基本上靠国家补贴。坐拥优良港口的自然资源,却被种种束缚限制,不能很好地发展港航业,改善民生,这一现象引起笔者深思。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究高水位山岭隧道建设中地下水渗流对隧道衬砌的结构影响,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 GTS NX对某隧道工程进行建模计算,分析了不同注浆圈厚度(0m,3m,6m,9m)和注浆圈渗透系数(2.5×10-8 m/s,2.5×10-7 m/s,2.5×10-6 m/s,2.5×10-5 m/s)对衬砌结构竖向位移、大主应力和隧道涌水量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注浆圈厚度的增加,可以减小衬砌结构的大主应力、竖向位移和隧道涌水量,不过减小幅度在厚度大于3m之后有明显的降低;随着注浆圈渗透系数的降低,衬砌结构的竖向位移和隧道涌水量都呈现出先急后缓的减小趋势,衬砌结构的大主应力与注浆圈渗透系数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