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0篇
  免费   76篇
公路运输   847篇
综合类   610篇
水路运输   2905篇
铁路运输   551篇
综合运输   14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7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刘颖  杨明  张春华 《中外公路》2021,41(1):103-107
针对中国与澳洲结构设计规范关于弯曲受力的差异,以结构弯曲受力计算作为切入点,比较分析了中国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澳洲规范AS 3600-2009《澳大利亚混凝土结构规范》在材料属性、设计计算理论、配筋率、受弯极限承载力等几个方面的不同.结构设计中,中国规范考虑材料的设计值,...  相似文献   
152.
为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建造管理中的作用,针对传统项目管理方式难以解决的建造过程中信息集成、数据高效传递、业务与应用分离等难题,结合GIS+BIM技术特点,以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效率和技术管理手段为目标,分析二者融合在轨道交通工程建造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BIM模型高效渲染、轨道交通三维立体一张图、海量实景三维模型管理、BIM模型坐标转换及BIM模型元数据建立等关键技术研究,设计和研发了基于3DWebGIS的轨道交通工程建造管理系统,实现了BIM模型结构解析与定位、海量实景三维模型入库、BIM模型元数据管理、质量安全管控、三维形象进度展示等功能。依托西安地铁8号线试点工程中的应用表明,本系统不仅融合多源异构数据建立了轨道交通三维立体一张图,还实现了建造过程中以BIM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多方参与的项目管理质量,为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3.
各国规范均为一套系统且复杂的体系,难以用简化的分析方法进行全面的对比.对比规范的安全度,需要从作用效应和抗力效应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作用效应需要进行不同状态的荷载组合以得到结构的组合内力,抗力效应需要考虑承载能力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要求、混凝土压应力要求、刚度要求等).而桥梁结构的形式多样,汽车荷载的布置也存在很...  相似文献   
154.
BOT项目的风险分担与合同管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介绍了BOT项目的特点及其风险的分类,BOT风险的分担原则及管理对策,并结合两个案例详细讨论了如何在BOT项目的合同条件中体现其风险分担,以及如何将风险管理与合同管理结合。  相似文献   
155.
根据现场施工监控管理的亲身实践和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对《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IJ298-98)中斜坡堤设计条文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6.
傅家猷 《水运工程》2001,(12):58-62
介绍《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JJ292-98)的内容及有关问题的 说明。  相似文献   
157.
对《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的修订内容及试验研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8.
结合我国港口工程实际情况,对港口工程设计有关的主要荷载进行了大量调查、观测和数理统计分析,找出各类荷载概率分布类型和统计参数,使新规范向“以分项系数表达的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转轨。  相似文献   
159.
框架建造法就是将双层壳体分段的“皮”和“骨”支分开制造,然后在“骨”上蒙“皮”,即先将壳板之外的全部结构组成“框架”,再在框架上敷盖壳板的建造方法。建造的步骤分为:下料、小组合、中组合、框架组合和分段合拢等5个阶段。要保证框架建造法的成功必须注意如下:①生产设计要准确;②原材料无变形;③切割精度要高;④部件组装要一步一校;⑤合理吊装和存放,防止变形;⑥使用专用胎架;⑦以框架为基准装配,合理焊接顺序,保证分段精度。  相似文献   
160.
本文分析了上层建筑产生变形的原因是:①吊运变形;②装配变形;③焊接变形;④火工变形。对产生变形的四大环节提出了以下主要控制变形的工艺措施有:设计方面、下料加工方面,拼板方面、片体制作方面、分段制造方面和大合拢即总段和船台建造等方面具体详细的工艺措施并通过试验制定了各种焊接方法的焊接规范以及取得的良好效果,表2,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