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3篇
  免费   27篇
公路运输   1060篇
综合类   145篇
水路运输   124篇
铁路运输   649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铁路货车制动的闸瓦间隙调整是由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以下简称闸调器)内部弹簧力的变化实现的,弹簧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闸调器的使用性能。因此,提高弹簧的质量,防止弹簧的早期失效,对于保证闸调器的使用性能和质量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闸调器弹簧的受力分析以及闸调器弹簧早期断裂失效实例的分析,探讨闸调器弹簧断裂失效的起因,并结合实际生产加工工艺提出保证闸调器弹簧质量、预防早期断裂失效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52.
首先建立了3种空气弹簧模型,即等效模型、线性模型及非线性模型,然后对比分析了3种空气弹簧模型的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结果表明,等效模型的计算精度较差;非线性模型的计算速度较慢;线性模型既可保证较快的计算速度,又可保证较高的计算精度。因此,在工程应用中,建议采用空气弹簧线性模型来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53.
杜尚  刘万强 《铁道车辆》2012,50(4):27-29,6
介绍了重庆单轨车辆用空气弹簧的技术要求及结构特点,根据技术要求进行了结构设计,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了胶囊及橡胶堆工艺制造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承载力、垂向刚度、横向刚度、最大横向变形能力、最大外径、疲劳耐久性、耐压强度、耐环境性能等型式试验,并随后装车进行了线路动力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空气弹簧满足技术要求,达到了替代原型空气弹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袁旭 《铁道车辆》2012,(10):38-40,6
针对客车密接式车钩支撑弹簧盒安装螺栓折断问题,分析了故障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在客车检修运用中防止支撑弹簧盒安装螺栓折断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
对橡胶滞回、蠕变、静态刚度、动态刚度、内压等影响空气弹簧间隙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种因素影响空气弹簧间隙的原理,给出了选择空气弹簧间隙的依据,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6.
笼式弹簧端子是一种工艺先进、安全可靠的接线端子,在铁路客车上应用广泛。从端子选型设计、现场操作工艺、质量检查方面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7.
建立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首先分析了剪力铰对钢轨和浮置板垂向位移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弹簧支座间距对浮置板应力和弯矩分布的影响;最后计算了不同扣件刚度和支座刚度组合时浮置板轨道结构的变形和受力,为今后优化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用搜索法求解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刚度和应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一种求解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新模型,并用搜索法求解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片间作用力、刚度与应力。模型假定片间有多个接触点,每个接触点处作用着集中力。根据板簧的变形条件,导出相应的方程。采用逐步搜索的办法,解出各个接触点位置及作用力的大小,并进一步求得各叶片的应力分布、挠度曲线及弹簧刚度。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新模型求解精度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59.
减震器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第一个有记载、比较简单的减震器是1897年由两个姓吉明的人发明的。他们把橡胶块与叶片弹簧的端部相连,当悬架被完全压缩时,橡胶减震块就碰到连接在汽车大梁上的一个螺栓,产生止动。这种减震器在很多现代汽车悬架上仍有使用,但其减震效果很小。1898年,第一个实用的减震器  相似文献   
60.
EQ1141型汽车同步器1、2挡为锁销式,3、4挡和5、6挡为滑块式,维修时,应特别注意同步器的配合尺寸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