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9篇
综合类   40篇
水路运输   84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交通事故发生在通行车辆的道路上,来往通行的车辆,会给现场勘查人员或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安全造成威胁。发生二次事故。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做好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安全防护工作,以杜绝民警在勘查事故现场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和避免连锁事故发生、保护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围观群众的安全。  相似文献   
32.
劳动合同的订立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经过互相选择,并就劳动合同的条款协商达成一致,从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的法律行为。为了使劳动合同当事人在缔结劳动合同时,能对对方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避免或者减少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应当享有知情权。  相似文献   
33.
4月27日下午,北京市交管局正式公布,全国首部《地方性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出台,并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行。当事人有肇事逃逸、闯红灯等12种行为的,将直接判定负全责。  相似文献   
34.
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当妥善地处理好现场,等待事故处理人员前来勘查。那么当事人特别是车辆驾驶员应该怎样处理交通事故现场呢?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处理。  相似文献   
35.
本文根据现行港站经营人所从事的业务活动,法律地位,以及当事人之间责任的划分与调整,结合港站经营人公约草案和我国港口作业合同,对港站经营人若干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对我国尚未通过的港口法、各港站经营人在调整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纠纷以及赔偿责任方面提供平衡点.  相似文献   
36.
《铁道知识》2012,(4):78-79
民事诉讼,也称为“打官司”,就是当事人到法院去解决民事纠纷争议。民事诉讼的基本内容,是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所进行的诉讼活动以及在诉讼过程中产生的法律关系。诉讼活动表现为人民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各种诉讼行为,  相似文献   
37.
依据国际上有关提单的法律、判例和著述,本文对影响海运提单承运人责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这些相关因素有外在因素、中介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是指海运提单或提单法本身没有具体规定的内容;中介因素是指由于提单的使用而将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联结起来的因素;内在因素是指海运提单或提单法所作的具体规定。此外,本文还涉及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一些理论问题,如有关损害赔偿的债权人减轻损失的义务、间接损失和共同过失等内容。笔者写作的目的在于如何尽量减少船货双方因货损纠纷带来的损失,以促国际贸易和海运业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38.
“证据制度是诉讼结构模式中的重要内容,证据的运用是贯穿于诉讼程序中的一根红线”。本文试从举证、质证、认证,证据规则和法官是否中立问题,联系理论和实践,浅议我国民事证据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案件进行勘查、调查后,对交通事故基本事实、形成原因和当事人应负交通事故责任的专业性调查结论,同时也是确定当事人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的重要证据之一。“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40.
编者按     
《汽车与安全》2016,(1):37-37
为积极适应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近年来,公安部在全国政法机关率先部署开展了执法记录仪配备使用工作。本期专题从执法记录仪的使用管理规范、执法规范化建设及一线交警实际执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等几方面展开,介绍了执法记录仪在调查取证、还原执法过程、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的审批决定等环节的重要作用,以期敦促广大交通执法者增强执法的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树立在受监督状态下开展工作的新常态,有效维护当事人和执法者自身的合法权益,提升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