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9篇
综合类   40篇
水路运输   84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认定的现状 (一)事故当事人责任认定的性质 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办理分为两个阶段:一为由交警执行的事故处理阶段,包括调查取证、事故认定、行政处罚、民事调解;二为由法院执行的诉讼与审判阶段,包括民事、刑事的诉讼与审判。  相似文献   
92.
《珠江水运》2006,(3):36-4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6年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已于2005年12月15日经第29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部长李盛霖二○○六年一月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依法实施海事行政许可,维护海事行政许可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  相似文献   
93.
“提单放货纠纷”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当事人 原告:A贸易公司(M轮航次租船的承租人,提单项下的收货人)  相似文献   
94.
黄毅 《世界海运》2013,36(1):52-54
<正>一、引言我国水上货物运输法律适用实行"双轨制"。《海商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货物运输。这就是说沿海货物运输不适用《海商法》第四章的规定,第四章仅适用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除《合同法》第十七章运输合同的规定外,我国在法律、行政法规层面上缺乏国内水路货物运输的相关规定。海事法院审理国内水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  相似文献   
95.
王龙 《世界海运》2013,(11):46-47
在我国领域外形成的证据未经办理公证认证,法院能否予以采信? 办理公证认证手续是确认在我国领域外形成证据真实性的最有力依据,除对方当事人确认以外,一般情况下法院会要求提供证据一方办理境外公正认证手续,否则法院难以准确判断其真实性。拒不履行公证认证手续的,将面临败诉的风险。  相似文献   
96.
《运输经理世界》2013,(11):72-73
告知内容过多、过杂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告知行为,而是一种混淆视听的做法,这样的告知,无法让当事人获知自己被处罚的真实原因,应当被认定为没有进行有效告知,这样的告知程序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和四十一条的规定,这样的行政处罚决定,在行政诉讼中应当被依法撤销  相似文献   
97.
合同成立并生效后,对于合同履行风险的防范以及发生风险后的救济,关系到合同当事人利益的保护、合同履行的正常秩序、交易安全以及法律正义的实现。违约金是最广泛地被采用的措施之一,本文试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和笔者的经验,探讨违约金适用的有关理论问题,并就实务操作提出几点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98.
方均良  汪伟华 《摩托车》2006,(10):37-37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一年多来,从处理交通事故的一线民警反馈的信息来看,由于各方当事人、不同部门的事故赔偿处理人员在对部分法律条文的内容上理解不一致,导致适用的法律条文和标准也不尽一致,给事故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要的原因限于群众自身对法律法规的  相似文献   
99.
《运输经理世界》2010,(13):92-92
某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执法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发现当事人黄某驾驶普通货车。该车取得了车辆营运证,其行驶证上的核定车厢高度是580毫米,而实际车厢高度为850毫米,但其车辆营运证照片与实际车辆相符。  相似文献   
100.
长期以来国内海事界专家学者,特别是海事调查人员“判明事故当事人的责任”的理解一直存在着歧义。借鉴《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理论来分析海上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及责任确定原则,可知事故当事人责任是指事故当事人的过错行为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力的大小和过错的严重程度,而不是当事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