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4篇
  免费   199篇
公路运输   875篇
综合类   722篇
水路运输   1067篇
铁路运输   891篇
综合运输   78篇
  2025年   109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研发出技术成熟的纯电动汽车驱动车桥及推动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发展,依据纯电驱动车桥相关指标要求,对纯电驱动车桥机电耦合系统的创新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采取理论建模与实践验证结合的方法,从创新的角度探索性地阐述和分析了纯电动汽车驱动车桥机电耦合系统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2.
该文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热-应力耦合计算,对影响沥青混凝土摊铺所形成的温度梯度的各种参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沥青混凝土摊铺所引起的截面上最不利温度梯度的简化模式,可以为沥青混凝土摊铺所引起的截面应力的计算提供参考,最后对防止沥青混凝土高温摊铺引起裂缝的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3.
冻土路基水热迁移问题的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基不均匀沉陷和冻胀变形、纵向裂缝等是多年冻土区或是季节冻土区道路工程的主要病害,路基中的热状况与水分状况及其变化是引起冻害严重与否的主要因素。路基中热量的差异和改变引起水分的迁移与转化,而传统的等温模型不能确切地反映温度变化条件下路基中水分的迁移。该文在土体水分等温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水热耦合迁移数值模型,引进非等温扩散流方程,提出在水热梯度共同作用下的二维水热迁移的理论模型,并以青藏公路K3363 880路段为对象,进行水热耦合计算,证明模型的有效性,从而进行温度场和水分场变化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艾长发  邱延峻  毛成  兰波 《公路》2008,(4):14-19
为基于环境因素的大温差地区选择适宜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提供理论依据。考虑沥青混合料的感温特性,将路面结构视为层间接触的不连续层状体系,应用ABAQU S的瞬态热分析和热-结构耦合求解技术,对不同基层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在低温大温差作用下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响应等温度行为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级配碎石、掺2%水泥的级配碎石以及沥青稳定碎石等柔性基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具有优良的抗环境温度变化作用的性能,是高寒、低温大温差地区值得推荐选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35.
基于耦合仿真的柴油机冷却系统自行加温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柴油机及其冷却系统数值仿真中存在的分开建模无法对柴油机自行加温过程模拟的问题,建立了某柴油机及其冷却系统全耦合仿真模型,实现了对柴油机冷却系统自行加温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柴油机冷却系统自行加温过程中机油温度上升较冷却水快。油、水温度均达到40℃时,冷却系统加温时间需要575 s,自行加温过程中,水泵消耗的功率最小为0.594 kW,最大效率为34.8%。通过该机热平衡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6.
采用CFD方法,建立了由阀体和阀体内的流体组成的负压式EGR阀的流固耦合传热仿真模型,进行了流体与固体之间的共轭传热仿真。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在上阀体设计冷却水道,有助于改善阀体的换热状况,能很好地满足安装在上阀体的密封环以及其他附件工作温度要求。  相似文献   
37.
由于构造方面的原因,曲线桥存在“弯-扭”耦合作用,由于小半径连续曲线箱形梁桥曲率半径较小,其“弯-扭”耦合作用更加明显,为了讨论和验证支座的布置方式对小半径连续曲线箱形梁桥受力的影响.通过改变小半径连续曲线箱形梁桥支承方式,采用梁格法来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支承方式对小半径连续曲线箱梁梁桥纵向弯矩、扭矩和支座反力的影响.数据表明,双支座可以有效减小小半径连续曲线箱形梁桥的扭矩,可以使内、外侧支座的支反力趋于相等,使小半径梁桥受力更加合理,但是对纵向弯矩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8.
漏泄同轴电缆耦合损耗的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圆柱坐标系中的第二类并矢格林函数了解了漏泄同轴电缆附近的场分布,并进而求解了漏泄同轴电缆的耦合损耗。本文中的计算中以有效地计算出漏泄同轴电缆的结构变化时电缆辐射场分布的变化以及电缆耦合损耗的变化,从而有助于设计人员对漏泄电缆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9.
高速铁路斜交刚构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婧  雷洁  强士中 《桥梁建设》2001,(2):16-18,25
分别采用板单元、四片式、两片式和单片式梁单元模型来计算高速铁路斜交刚构连续梁桥的空间自振频率,通过比较和分析,推荐采用四片式梁单元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斜交刚构连续梁桥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整体性,可以满足高速列车行车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40.
莫志强 《公路》2021,(3):163-168
为研究缆索吊装系统设计中主索滑移和塔偏位的影响,基于悬链线单元理论、主索滑移理论和梁单元CR列式非线性分析理论,建立了主索+塔架双子系统非线性耦合静力分析框架,针对某钢管混凝土特大桥缆索吊装系统的主索设计和试吊过程,分别开展独立分析和耦合分析,得到了主索滑移和塔偏位对主索和塔架影响的量化结果。结果表明:主索设计时应精确地考虑滑移的影响;塔偏位对缆索吊装系统的影响较小,试吊计算时可仅建立塔架分析模型,将主索对塔架的作用以索鞍处集中力的形式计算;主索滑移对缆索吊装系统的影响显著,能明显减少塔顶偏移和塔顶应力,实际施工计算时应重视主索滑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