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263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一次性的反导用有源假目标弹据估计,目前世界上有10000枚空中、水面和水下发射的导弹正在60个国家的海军中服役。西方的三种反舰导弹—法国的“飞鱼”、美国的“鱼叉”和意大利的“奥托马特”在发射方法、制导系统、弹道和射程方面正在进一步改进。俄国的SS—N...  相似文献   
103.
邹国华 《公路》1995,(6):53-54,29
珠海大桥处于沿海,台风给施工造成威胁,为保障施工安全,采取以预防为主的对策,通过了解台风规律、掌握准确信息、择优选择避风港址,制订防御台风工作细则以及严密组织、统一指挥等措施,有效地战胜了台风袭击,为大桥提前通车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04.
为了对付不断发展的巡航反舰导弹,美国已研制出世界第一门速射电热炮的演示炮及其配用的小口径灵巧弹药。这种炮具有比较常规发射药火炮更高的初速,且易于改进弹道控制,使用指令制导动能直接命中击毁的弹药提高了命中概率。与之相配套的演示用精确跟踪和瞄准用综合有Ku/W双波段雷达也已交付海军,并进行了试验。这一系统将为海军提供一种效能更好的点防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105.
毫无疑问,反舰导弹是目前对水面舰船最具杀伤威胁的武器。1967年10月,当以色列“埃拉特”导弹快艇被2枚“冥河”导弹击沉,世界各国海军从中得到的教训是,必须保护其舰艇免受这类武器的袭击,仅6年之后的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海军受到多达52枚苏制反反舰导弹的攻击,但这些导弹无一命中目标,这全靠装在以色列攻击型快艇上的电子战设备。主要介绍这“矛”与“盾”两者的近期发展与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06.
《舰船科学技术》2005,27(3):71-71
[美国《每日防务》2005年4月5日报道]美国导弹防御局已于4月3日成功完成将X波段弹道导弹防御雷达安装到海上平台的工作,雷达重约2090t。该雷达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有数千个收/发天线单元。  相似文献   
107.
108.
反舰导弹的终结者-舰载内层防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被“冥河”导弹击沉事件令各国海军忧心忡忡;而英国海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1982年马岛战争中被“飞鱼”导弹摧毁事件更使水面舰艇的生存雪上加霜。这些惨痛的教训惊醒了世界各国海军:为了确保造价高昂的水面舰艇免遭反舰导弹的攻击,除在远程上用软杀伤手段进行诱骗、在中程上用硬杀伤武器进行拦截外,还必须在近程上构筑一道无坚不摧的内层钢铁屏障,以便干净彻底地“终结”那些侥幸“漏网”或突防的反舰导弹。近些年来,各国海军竞相开发,并陆续推出了形形色色的舰载内层防御系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些内层防御系统将构成反舰导弹不可逾越的死亡线。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网络安全脆弱性和网络攻击方式分析,重点研究了网络攻击过程以及网络防御特点、网络防御的策略和网络防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双层防御击毁目标数公式的推导,利用计算机编程进行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指出:双层防御效能高于单层防御,指挥员可以依据舰空导弹系统的战术性能确定两层火力分配的比例,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该比例在1:1到2:1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