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0篇
  免费   128篇
公路运输   783篇
综合类   510篇
水路运输   538篇
铁路运输   424篇
综合运输   9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谈至明  胡跃军  柳正华 《公路》2003,(11):76-78
提出了软土路基公路桥头路段的纵横坡预抛高设计和使用期内加罩调坡设计的方法和参数。它可有效地延缓桥头跳车现象的出现,减少桥头路段的加罩维修次数。  相似文献   
42.
一座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马鞍山至芜湖高速公路青山河大桥进行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构分析,计算出用于本桥施工的理论预抛高值,指导该桥的施工线形控制。中小跨径的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线形控制的关键是确定施工预抛高,文中对此提出了需要考虑的有关因素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3.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作为我国一种严重的公路水毁类型,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至今尚未解决,本文建构了该类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对于公路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确保公路交通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大冲大淤性能、毁损作用强烈的特大型泥石流;必须遵循以泥石流发育机理研究为基础、防治技术研究为手段、防治工程研究为目的的研究原则;详细分析了公路泥石流水毁模式,概化分析了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的发育特性;开发了防治效果极佳的速流结构,运用运动状态函数法建构了速流结构设计理念,运用动力学建构了泥石流最大抛程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44.
文章通过宝兰二线新松树湾隧道的设计、施工实践,探讨了在特殊地层--杂色砂粘土中修筑铁路隧道的设计特点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5.
外伸梁属板状薄壁结构铸件,铸造工艺性差一铸件易产生胀砂,浇不足等铸造缺陷,针对 定结构特点,对原工艺进行了分析,采用多道内浇口引入钢水等铸造工艺措施,解决了铸件胀砂和浇不足铸造缺陷,实战表明: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6.
反滤层是防止土体渗透破坏的有效措施,无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过滤性和稳定性.由于无砂混凝土具有自身的稳定性,用作反滤结构时不需要设置多层;还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替代部分沟壁、井壁和挡墙等结构,可用于公路、铁路、水工建筑物中作反滤层.对无砂混凝土保护不同类型土料进行反滤试验研究,提出了无砂混凝土作反滤层的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47.
上瑞高速怀新十六标舞水便桥是9×18 m跨双车道公路临时便桥,在汛期施工,已于2004年7月中旬建成通车,并经受百年难遇洪水考验.介绍了此桥设计特点和汛期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介绍了轿车铝合金缸盖水套热芯砂的粒度分布、形态、性能。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关工艺参数、图片。并提出了混制工艺。  相似文献   
49.
鉴于机制砂与天然砂材料特性及在混凝土中应用的不同,对机制砂特性、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尤其是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及特性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0.
因为山砂混凝土在泵送上没有河砂好,所以必须要做多次试配或是试验来满足工程施工。结合老鹰岩大桥桥墩工程的施工,从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试配入手,接着借助试验来就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最后就其具体的工程价值和应用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