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45篇
水路运输   791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国内外疏浚市场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航道、港口等疏浚丁程不断上马,近几年疏浚市场十分红火。本文介绍了同内外疏浚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国内疏浚市场正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巨大的挖泥船需求给中国造船业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2.
姜有华 《中国修船》1995,(5):12-14,24
介绍了87A型可拆式耙齿的研制,在“津航浚109”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上的试用结果表明:该耙齿结构合理,耐磨性能好,更换新齿非常方便,是国内首创的先进技术,天津航道局自航式挖泥船已广泛采用了这种先进耙齿。  相似文献   
173.
174.
绞吸式挖泥船挖泥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绞吸式挖泥船挖泥自动化系统做了全面介绍,涉及目标、概况、软件、试验结果等。  相似文献   
175.
挖泥船泥浆泵耐磨研究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6.
自航修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站以来,排口主滑道上淤泥的清除方法都是采用小型挖泥船用抓斗抓取后运走的传统方案。但存在的弊病是:每次挖泥后,尽管沉积在轨道上面及周围的淤泥已被清除,上下排能畅通无阻,但却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就是轨道上的夹轨装置、排车倒拉装置等被抓斗不同程度地抓松、抓错位、甚至拉坏的迹象。这样就增加了大量的修复工作量。修复时,由于水下施工受到修理工艺的限制,修复后无法达到原来的质量要求,造成主滑道的完好状况一次比一次差,从而使船排的额定载重吨位逐次降低。  相似文献   
177.
介绍了绞吸挖泥船综合工况监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分析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系统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系统的软件功能。  相似文献   
178.
李新平 《造船技术》1997,(11):20-24
本文从工艺的角度出发,对荷兰订造的2510挖泥船辅助船采用的分段无余量等船体主要施工过程及其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9.
杨伟锋  苏士斌  廖伟东  刘桑  周港  李法铭 《船舶工程》2021,43(8):126-130,183
挖泥船疏浚管道的碳化铬耐磨复合板在焊接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焊接接头过渡层开裂、耐磨层脱落等现象,造成建造质量隐患.结合碳化铬耐磨复合板各层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焊接特性,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和方法进行焊接试验,并以挖泥船建造质量要求为标准对碳化铬耐磨复合板焊接工艺进行了试验及评定,形成了碳化铬耐磨复合板的焊接工艺标准.将碳化铬耐磨复合板焊接工艺应用于大型挖泥船疏浚系统的相关焊接作业中,解决了碳化铬耐磨复合板焊接接头的过渡层开裂、耐磨层脱落等技术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焊接效果,获得了船东认可.  相似文献   
180.
耙吸挖泥船泥舱的消能结构对装舱溢流损失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原型、对冲和45°挑高对冲共3种泥舱模型的进流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结果显示:1)与原型相比,对冲和45°挑高对冲的泥舱内部流场的旋涡分布较为集中。2)进流管路的出流扩散范围基本位于进流管路的出口附近区域。3)泥舱内其它区域的流速及湍流强度均要小于原型,尤其在溢流筒附近区域湍流强度衰减更为明显。说明对冲和45°挑高对冲结构起到了一定的消能作用,将有利于泥舱装舱过程中泥沙的沉积,达到提高装舱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