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韦文禧 《航海》2006,(3):33-35
平底沙船是一种用于海洋捕捞和沿海货物运输的广泛船型(不含江、河、湖泊的平底沙船在内),属于我国三大船系中的最大船系。它是我国历代皇朝南粮北运的主要运输船舶,也是南、北各口岸货物贸易的主要运输船种。同时,又是执行王朝遣使、册封小国的特使遣船。例如:秦始皇赢政为求长生不老的“仙丹”,派术士徐福乘  相似文献   
22.
用开发陆地的思维和方式开发海洋,是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诸多矛盾和难题的根源。现在,最需要的是放慢开发脚步,"让大海缓口气"。龙盘岛,按当地提供的材料介绍,该岛面积17.4平方公里,与澳门相当。但大规模的围垦已经将海岛变成了事实上的半岛,可以徒步向西走到陆地。据了解,围垦出的数千亩土地大部分正在开发为旅游度假别墅。  相似文献   
23.
基于国内外南极磷虾产业的发展现状,不论是保证捕捞产量还是提高船载加工产品质量,提升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舶及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是南极磷虾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南极磷虾捕捞、加工的平台,专业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船型的升级换代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南极磷虾产业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及配备的捕捞系统、加工工艺等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研究挪威南极磷虾产业发展路径不难得出,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的"极地化、专业化、大型化、绿色化"是必然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应是我国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船型及相关系统、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4.
王瑞 《中国水运》2006,6(8):253-254
响应可持续性环境发展的号召,渔业生态标签制度应运而生。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疑虑是担心形成潜在的贸易壁垒。世界粮农组织于2005年达成《海洋捕捞渔业鱼和渔产品生态际签国际准则》,希望给所有已经或者计划实行生态标签制度的国家以最大的信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5.
蔡庆斌 《珠江水运》2012,(15):74-75
2012年35期鱼翅贸易是滥捕鲨鱼的根源?“鲨鱼基本保持了种群数量的平衡”这一说法,并未得到专家和有关机构的认同。王亚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全球鲨鱼有300多种,其中中国有130多种,目前全球包括鲨鱼在内渔业资源都面临严重的过度捕捞问题。”  相似文献   
26.
目前我国港口及附近海域存在大量养殖业、捕捞业,他们无序无度的扩展,不断非法占用使港区、航道、锚地,严重恶化通航环境,且诱发一系列安全事故和法律纠纷。据调查,全国每年发生的港口养殖、捕捞船舶和设施与商船碰撞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何规范养殖及捕捞渔业,创造良好的通航环境,确保航行安全是当前水运和港口发展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27.
《中国船检》2006,(11):I0001
《中国船检》杂志社首届通联会于11月14至16日在造船航运的新生热土舟山召开。来自全国航运、造船、海事安全管理部门.船舶检验机构和海洋捕捞等7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怀着期期殷许之情,纵论杂志发展,探讨文章精妙,指点杂志征程。  相似文献   
28.
中国远洋渔业直面海洋寒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渔船性能不断增强,捕捞技术显著提高,加之污染的日益加剧,使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日趋枯竭。对此,渔民们期望有一种新的捕捞方式来创造新的经济来源。一部分弃船登岸转产转业,一部分发展远洋捕捞,这是他们必须面临的抉择。中国远洋渔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总产量达125万吨,产值近百亿元,前景广阔。但是,中国也面临一些制约远洋渔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比如渔船落后、船员素质低下、国家扶持政策不够、缺乏科技投入等。这一系列问题如不尽快解决,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将看不到光明。  相似文献   
29.
王万勇 《船舶工程》2018,40(S1):1-3
简要介绍了国内首艘自主建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深蓝”号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的研发背景及其主要性能参数,重点阐述了“深蓝”号在满足极地区域作业要求、南极磷虾捕捞、加工、储存等功能方面具备的一些特点及设计考量,为今后南极磷虾船及极地作业船舶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在船舶碰撞事故中,商船和渔船的碰撞事故比例比较高,商船误人渔具作业区,造成网破船损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分析其原因,除了双方当事船在隙望等方面的疏忽外,商船驾驶员对渔船渔具的作业方式不熟悉是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渔业资源的变迁,捕捞作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渔具渔船。为了更好地做到早让、宽让、主动避让,商船驾驶员有必要了解渔船渔具作业和避让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