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原来的风制动系统满足不了自运行制动模式的要求,通过对闭式液压走行传动系统的理论分析,进一步探讨有关液压制动的理论依据,从而使液压制动在闭式液压走行传动系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2.
肖军 《商用汽车》2014,(6):24-30
正我国清障车种类繁多,清障车市场前景广阔。本文对清障车的分类、用途、性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判断与分析。1 我国清障车概况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故障和事故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上,这种现象时常发生。随着高等级公路里程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多,道路清障车也得到了发展。道路清障车又称托车,是指装有道路抢险作业装备的专用汽车。它具有起吊、拽拉和托举牵引等多项功能,适用于各种公路、城市道路的清障作业。  相似文献   
33.
孙瑞 《四机科技》2007,(3):12-15
针对运行情况,对公司生产的液力换向调车机车故障率较高的液力传动箱控制系统进行改进。通过对液力传动箱控制系统相关部件改进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的相应调整,简化了液力换向调车机车的控制系统,提高了机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机车控制系统的故障率,给用户使用和维护机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34.
为解决原液压系统不能控制刀架在任意位置停留,给机床调整、产品调试带来困难;老液压元件市场采购困难,给设备正常运行带来隐患等问题,对原液压系统进行重新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35.
由日本四国建机株式会社建造的航浚3号,自1974年出厂以来一直效力于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也是长江中游航道战枯水的主力船舶。在一次航行中航浚3号快速朝向右舷偏离航道,经反复叫舵操作无效,采取紧急措施减速停年榆查舵机发现,由电磁线圈控制的换向阀有一边复位回中弹簧卡住并断裂,造成液压换向阀不能回中从而导致舵机失灵。经调查发现,除了液压元件自然老化疲劳外,液压油含杂质且油温反复变化也是导致复位回中弹簧小动作的主要原斟。而后果断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了这一液压设备事故。  相似文献   
36.
在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组成中,慢降气控换向阀是重要的控制元件。本文通过对慢降气控换向阀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分析,对其进行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使改进后气控换向阀动作准确,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7.
38.
电空转辙机是借助于压缩空气完成快速转换道岔、锁闭道岔和表示尖轨位置的设备。由于电空转辙机比电动快速转辙机具有更短的转换时间,并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特点,在驼峰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ZK4型电空转辙机在ZK3-A型电空转辙机基础上优化了结构设计,是由压差式自保换向阀、气缸、表示装置、电磁锁闭阀、组合式气源处理元件、管路等组成。  相似文献   
39.
气动回路图和电路图有很多相似处,大家对电路图接触较早并且比较熟悉,故在设计气动回路两地控制时,无经验设计者会受到设计电路图的思路影响,造成所设计的纯气动回路不能实现所要求的动作,本文就两地控制纯气动回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0.
1前言 三菱重工DF-200型液压舵机采用泵控型闭式控制系统。该舵机的液压系统由两台电机分别同轴驱动变向变量主油泵和定向定量辅助油泵工作。油泵通过液控两位四通换向阀向主阀箱提供压力油。本系统所设辅助油泵的功用是:(1)为主油路补油,补油压力由补油压力阀设定。(2)向主油路伺服变量机构提供控制油,该控制油虽然可以由主泵的单向阀提供,但为了在主油泵零流量时仍然可以保证控制油压以及保证备用泵变量机构和工作泵能同步动作,所以还是在辅助泵管路上设置了单向阀和旁通阀,使工作泵的辅助泵能同时向两台主油泵变量机构供油。(3)对主泵进行冷却和润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