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5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2068篇
综合类   189篇
水路运输   427篇
铁路运输   283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苏文广 《水运工程》2017,(S2):44-46
针对袋装砂围堤施工存在砂源紧张、砂源较远、土质情况不适合袋装砂围堤就地取砂施工问题,依托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进行绞吸船结合袋装砂围堤施工研究,采用大型绞吸船吹填提供砂源进行袋装砂围堤施工,探索袋装砂围堤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效率、质量、成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2.
何贞俊  王斌  邢方亮  刘超 《水运工程》2017,(12):159-164
针对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横向流速超标问题,分析多种导流建筑物削弱口门区回流的机理,提出运用排桩调整水流流态的技术,并将排桩的概念进行延拓,涵盖以往多种导流建筑形式。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将排桩技术运用于大藤峡枢纽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改善中。成果表明:采用LD为1.0的排桩整流能降低口门区回流流速。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分析叠层母排设计的基本原理,对大功率脉冲电能变换器功率模块叠层母排的设计要点进行了研究。论文依据母排结构对杂散电感的影响,明确了叠层母排设计和优化的原则,并运用到大功率脉冲电能变换器的叠层母排设计中。最后通过软件仿真分析,验证了母排设计原则的可行性及大功率脉冲电能变换器叠层母排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4.
为了合理确定油气管道工程交流干扰保护所用接地极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以及确定接地极的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合理取值范围,参照了相关标准规范及文献,以实际工程中常用的裸铜线接地极为例,分析了实际工程接地极选择的不合理性。提出了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和接地电阻的合理取值范围,与实际工程进行了理论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为实际工程中经济合理确定接地极的参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在东营港东营港区南防波堤工程中,为解决传统护底技术现场绑扎拼接工程量大、拼接质量要求高、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效率低且整体性差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通长高强土工格栅复合软体排。制定了底层为通长土工布、排中中层为高强土工格栅、两侧余排中层为抗冲击防老化缓冲保护层、面层为通长土工格栅的一体化排体制作工艺,解决了复杂结构软体排的制作难题;研制了适合通长高强软体排铺设施工的动力滑轮组牵引装置,解决软体排较重、摩阻力大、难以沉放的问题;采用旁扫声呐质量检测方法,提高了排体施工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06.
长江干线武汉—安庆段6 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Ⅳ标段)马当左槽中段潜坝工程D形排施工时,由于水深和流速较大,出现了铺排船走锚、横向控制不住船位等现象,在采取增加上游锚缆长度以增加锚抓力、下连环锚等一系列措施而仍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提出2种增加锚泊力的施工方案:方案1是在铺排船的上游增加1艘辅助铺排船;方案2是把设计的排头梁换成2片联锁片进行排头锚固,利用排头的水下摩擦力增加铺排船的锚泊能力。对2种方案的船舶锚泊力和排体受力进行分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方案2是可行的,而方案1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铺排船仍然出现了走锚。  相似文献   
107.
为解决目前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比选时局限于送排式通风的问题,从方案设计角度分析几种不同纵向通风模式的功能特点、适用条件,结合送排式通风与互补式通风的特点,提出单通道互补式通风的组合通风模式,并以金门特长公路隧道为例,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对“通风井送排式”“单通道互补式”“双通道互补式”“吸尘式”4种通风方案进行比选研究。结果表明: 1)送排式通风受通风井位置影响较大,从运营通风角度,宜设置在上坡隧道中部偏下风方向; 2)互补式、吸尘式通风能够突破通风井选址的限制,但对于超过5 km的隧道,需要设置专用排烟井; 3)单通道互补式通风省去送风井,保留了送排式通风的排烟功能,具备比选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长江下游潮汐河段滩涂整治工程采用砂肋软体排进行护底,因滩涂地形起伏大,受潮汐影响,施工水深条件差,软体排施工难度大,须选择针对性的施工船机及施工工艺。针对潮汐河段滩涂工况,阐述深水区和浅滩区的软体排施工船机配备及相应工艺选择和质量控制要点,尤其采用气囊工艺圆满地完成了浅滩区软体排护底施工任务,为类似滩涂圈围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研究目的:我国近些年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线路穿越城市密集区域,与天然气、石油、化工等金属主干管道交叉,由轨道交通直流供电系统产生的杂散电流对这些金属管道的腐蚀问题也引起了各方的重视.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周围金属地埋管道的监测与阴极排流保护进行讨论分析.研究结论:如今金属地埋管道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并行的问题越来越多,各个管线单位应与地铁公司相互配合:(1)地铁设计运营方面需加强对杂散电流总量的控制,做好内部系统的监测与排流,使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不影响外部系统;(2)各管道及其他金属结构产权单位及运营商应该做好自身管道的绝缘及阴极保护,对平行或交越地铁区域,可通过增加监测点、增厚防腐蚀涂层、牺牲阳极排流等手段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10.
基于IGBT逆变电路建立了主电路中带杂散电感的拓扑图,分析了杂散电感在电路换流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经对比计算,验证了大功率变流器模块使用叠层母排的可靠性,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影响叠层母排电感值的一些因素,为IGBT大功率变流器模块的电路结构设计及其后期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