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4篇 |
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38篇 |
综合类 | 207篇 |
水路运输 | 74篇 |
铁路运输 | 47篇 |
综合运输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随着共享汽车渗透率的不断增加,站点、路段层面的车辆溢出和拥挤传播现象日趋严重. 为刻画拥挤传播对汽车共享系统运行的影响机理,首先,搭建具有时变性和状态相关性的汽车共享系统排队网络;其次,基于C# 语言和O2DES离散事件仿真框架,提出并设计考虑车路交互影响和拥挤传播现象的汽车共享系统仿真模型,分析动态随机环境下站点与路段层面的拥挤传播现象对汽车共享系统运行的影响;最后,以成都市三站点的小规模汽车共享系统为例,在不同转运比例、需求和道路拥堵场景下,将该模型与引入虚拟空间的无穷排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站点和路段层面的拥挤传播现象会导致系统服务率下降9.3%~16.9%,相比无穷排队模型,考虑拥挤传播现象的排队模型更能反映汽车共享系统的实际运营过程;当路网的道路占用率为70% (路网处于中度拥堵)时,考虑拥挤传播现象的汽车共享系统可实现最大收益;汽车共享系统的引入会为道路资源的动态分配带来新变化,当公共交通转向汽车共享系统的用户占比超过70%时,路网拥堵加剧,不利于汽车共享系统的有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2.
杨秦森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1994,11(5):2-5
运用排队论及优化方法,建立装载机一汽车相互配合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优化计算,确定出最佳的汽车与装载机斗容量之比、最合理的车辆数及组织形式,同时分析了斗容比和车辆数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总结出与各种装载机相配合的汽车载重量和车辆数。 相似文献
93.
应用马尔可夫排队网络的分析方法对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拦和-运输-摊铺系统的运行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评价系统运行质量的参数指标以及优化施工机构配套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本文用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在丰台机务段建立丁“机车检修部件DSS。作者用概率论和排队论的基础理论,对。机车检修部件DSS”中的用户接口、数据库和模型库三大组成部分,进行了理论推导和论证,实践证明,在丰台机务段实现。机车检修部件管理DSS”是行之有效的。它值得推广到全国机务段和其它工矿,企事业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95.
分析了高架道路系统车流运行的特征,建立了高架道路上匝道连区车流运行的排队系统模型,提出了其状态参数求解的GPSS仿真分析方法,用于高架道路匝道定位设计的优化 相似文献
96.
97.
98.
提出一类针对散货码头货运列车集疏港生产调度的M/D/c排队网络,建立生灭过程模型,利用排队网络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查普曼-柯尔莫哥洛夫方程一般法则导出其性能指标的运算公式,并运用平滑摄动分析法做出该类型排队网络的平均服务效率对服务时间的灵敏度估计.分析方法在国内某大型散货码头调度策略仿真中得到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99.
就专网中的星形数据网推导出数学排队模型,并进行计算机仿真,得到相应的网络性能参数,对星形数据网的运行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0.
以绿灯末尾排队状态为目标, 研究了二相位控制单点交叉口的动态信号配时。根据排队形成和消散过程建立了排队模型, 分析了信号周期、绿信比和到达率对排队状态的影响。以两相位排队均处在弱欠饱和状态为控制目标, 提出了随到达率变化的简便信号配时算法, 根据总流量比计算信号周期, 根据较大的流量比调节主相位绿信比。仿真结果表明: 信号周期缓慢地同向改变两相排队状态, 绿信比反向改变两相排队状态, 到达率仅改变相应相位的排队状态。当交叉口饱和流率为0.50 pcu·s-1, 黄灯和绿灯前损时间为4 s, 到达率在0.10~0.26 pcu·s-1之间变化时, 两相排队始终都在弱欠饱和状态, 说明配时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