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35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85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近年来,我国跨江和跨海大型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船舶撞击桥梁的灾难性事故日益增多,这些事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以及社会和环境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因此,系统地深入开展海事部门在船舶撞击桥梁事故中应急处置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2.
33.
船舶撞击浮码头的动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4.
1.车身三维尺寸视觉检测系统探析的重要性一辆2003年生产的起亚千里马,前部左侧受到侧向撞击,造成前杠、角灯破裂损坏,车主根据保险公司提供的定损单来我厂要求更换上述部件。我厂前台业务员接待车主并将车及定损单送交维修车间。维修前经过仔细检查发现,车辆左前门与左前翼子板的间隙为8mm,而右前门与右前翼子板的间隙为2mm;发动机盖前部与左、右前;翼子板的间隙也发  相似文献   
35.
车辆吸能部件的碰撞试验与数值仿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设计某列车耐撞性车体,实现列车被动安全保护,进行了台车碰撞试验和数值仿真计算,研究了耐撞性车体吸能部件的吸能特性。在台车撞击试验过程中,吸能部件从预期部位开始发生稳定有序的塑性变形,吸收的冲击动能与最大变形量基本成正比关系,说明该部件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显式动力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其有限元撞击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在整个撞击过程中,撞击力曲线基本吻合,最大撞击力峰值分别为2486·3、2423·1kN,最大变形量误差和初始撞击力峰值误差都小于3%,反弹速度误差小于4%。显然,利用撞击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利用数值计算设计和优化车辆吸能部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接触网的硬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丰良  李敏 《电气化铁道》2006,(Z1):234-236
讨论了接触网硬点的危害以及造成硬点的原因.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大量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接触网硬点的撞击加速度通常只有2个g左右,传统的用几十个g甚至上百个g来判断硬点的方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同时证明了采用接触压力来判定硬点更为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37.
海港码头橡胶护舷的配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38.
抛丸清砂机在利用压缩空气做功时发出强烈的喷注噪声,同时它在工作中又会产生较强的撞击噪声。本文论述了喷注噪声和撞击噪声的不同类型、产生机理。经消声、隔声等声学措施后,进风口和工人操作点的噪声强度分别降低33和10dB(A)以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9.
船舶附加水体质量系数Cm的取值对计算系泊船舶在横浪作用下的撞击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参数取值差异较大,且国内水运行业规范的参数取值偏小,给结构安全带来一定隐患。经过对取值规定的比较,并参照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分析计算结果,得知国内现行规范Cm的取值明显小于国内外相关规范和研究报告的取值。建议20万吨级以上船舶增大Cm取值为1.7~2.0。  相似文献   
40.
故障现象:该车右后叶子板由于受到外力碰击,致使门角处凹陷. 故障诊断:经查验,该 车右后叶子板 由于受到外力碰击,致使门角处凹陷,与 车门相比陷深大约1 cm. 一般车身受到撞击就会产生变形,我们可以根据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受力处施加拉力进行修复作业. 在没有铝车身修复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拉拔的形式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