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35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85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为解决钻井平台服务的半潜式生活支持平台在动力定位或系泊系统失效时会与钻井平台发生碰撞问题,通过不同碰撞速度与不同碰撞位置下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两者对于生活支持平台碰撞特性的影响。利用SpaceClaim-HyperMesh软件联合建立了生活支持平台与钻井平台计算模型,从实际靠泊作业出发,确立了对比分析的碰撞速度与碰撞位置。从碰撞力变化、结构损伤、能量转化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碰撞速度影响碰撞力峰值与结构损伤范围,碰撞力变化在不同碰撞速度下大致相同;随着碰撞速度增大,平台吸收动能占比增大,变形能占比下降;30°斜向撞击时,碰撞剧烈程度明显低于对中正撞,碰撞力峰值小很多,更多的初始动能转化成了2座平台的动能,大幅减少了变形能的吸收,缩短了碰撞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82.
阐述了船舶撞击桥墩的危害性及桥墩防护的必要性,对桥墩的防撞装置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述,总结目前国内外桥墩防撞装置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关于防撞装置的两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3.
船首形状对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昆  张延昌  王自力 《船舶工程》2010,32(2):13-16,31
船舶碰撞问题一直是船舶力学界研究的热点,但以往的研究并没有深入分析各类船舶的不同艏部形状对碰撞性能所产生的影响.为此利用数值仿真软件MSC/Dytran,对具有不同曲率的球鼻型船首和不同张角的常规船首撞击下舷侧结构的碰撞性能进行了定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撞击船首部形状对被撞船舷侧结构的碰撞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撞击船球鼻曲率形状参数越小或艏部张角越大,舷侧结构极限撞深提高,碰撞力增大,极限撞深时的吸能增多.  相似文献   
84.
超高车辆撞击组合结构桥梁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高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对超高车辆-组合结构桥梁碰撞进行了高精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组合结构桥梁由于下部的钢板较薄,抗撞击能力差,遭到超高车辆撞击后,易产生较大变形和较大范围的钢板屈服,从而使截面产生扭转,桥梁应力大幅提高;超高车辆撞击对组合结构桥梁的破坏比较严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组合结构桥梁进行有效地防撞保护.  相似文献   
85.
《交通标准化》2009,(12):96-96
据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相关人士介绍,美国新车顶强度标准最迟将于2012年年底生效,这一标准的实施每年将挽救约135人的生命,防止1000例汽车伤害,但它也会使汽车制造商的成本一年增加大约14亿美元。  相似文献   
86.
郭普战 《汽车运用》2012,(11):33-34
安全气囊为汽车辅助防护系统或辅助束缚保护系统,该系统旨在减轻人员遭受意外猛烈撞击时的伤害程度。当汽车遭受撞击使车速急剧变化、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等危险情况时,安全气囊能迅速膨胀打开,承接并缓冲车辆紧急停下时的惯性作用力,使车勤人员、乘员头部和身体产生的向前作用力得到反向分解、分化,减轻人体所遭受的伤害,起到保护身体的功效。一、安全气囊的安全使用设计与设置  相似文献   
87.
88.
列车撞击动力学建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列车撞击使车体结构产生弹塑性变形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多质点系统动力学理论和Lagrange方程成功地导出列车撞击动力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车体结构动力学模型,从而为研究列车在撞击过程中的规律和车体结构动态响应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9.
本文的理论分析及实例比较表明:正确设计船厂铰链增力机构单活塞杆油(气)缸的相对位置,不仅可使执行杆加载时油(气)缸的供力达到最大值,使铰链增力机构的加载能力得到最有效的发挥,而且还可有效地避免执行杆加载时对工件的撞击。  相似文献   
90.
道子 《汽车杂志》2002,(2):116-1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