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80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政企分开是我国港口改革的大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虹 《综合运输》2003,(1):46-48
2001年11月,国务院转发了交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央企业工委《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从2002年3月底开始,原中央管理的秦皇岛港以及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沿海和长江干线共计38个港口(其中:沿海港口13个,长江港口25个)全部下放地方管理,这是我国继电信、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又一个基础产业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一、 港口下放地方管理的重要意义1. 港口下放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为增强我国经济、特别是服务贸易业的竞争力,适应加入WTO的发…  相似文献   
22.
一、港口管理体制现状 台州港务管理局是代表台州市政府行使港口管理、建设、规划的职能部门.过去几十年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台州港口体制虽几经变革,但仍一直延用政企合一模式,港口生产、行业管理融为一体,港与航各自为政.  相似文献   
23.
24.
国光 《中国港口》2004,(2):38-39
<正> 一、蹉跎岁月 《港口法》已经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港口法》面世将使我国港口行业从无法可依向依法治港转轨;从港口政企不分向政企分开转制;从传统人治管理向现代社会的法治管理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25.
《铁道知识》2007,(1):13-13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是2002年3月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正式批准设立的铁道行业科学技术奖。在铁道部政企分开,原部属工业、工程、通讯等企业和高校剥离出去的情况下,“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成为唯一面向铁道行业的科学技术奖项。  相似文献   
26.
<正>一、我国运输市场的发展与政策变化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我国不同运输方式运输市场的改革开放步伐和市场化发展的进度不太一致,但都在全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影响下,经历了两  相似文献   
27.
深圳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 《中国港口》2003,(6):12-12
<正> 一、深圳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深圳港口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已经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从90年代至今,深圳集装箱运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许多风雨,今天,深圳集装箱港口发展已跻身于世界强者之林。2003年的最新排名显示,截止到2002年底,深圳港己雄居世界  相似文献   
28.
铁路政企分开,政府注资,成立区域路网公司——不是理想路径但却可行。  相似文献   
29.
日月 《中国港口》1996,(4):10-11
<正>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中心,从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转变,这不仅是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性任务,也是有效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顺利实现今后15年战略目标和任务,使国民经济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的必由之路。 交通运输实现转变的途径 交通运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交通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实力。 为此,交通运输在实现两个转变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0.
蔡申康  倪彦博 《中国港口》2005,(3):16-17,30
自2001年底开始,我国中央直属及双重领导的港口下放地方,实行政企分开,同时(国办发(2001)91号文)提出关于引航机构从港口企业分离出来的原则,考虑到港口的实际状况,为平稳过渡,维持原状三年。至2004年底,引航体制改革被摆上议事日程。由于各港的情况差异较大,部分大型港务集团对这次改革还有不同意见,本文反应了他们的主要观点。编辑部认为,对待引航体制改革问题需要确立四个前提:第一,对国务院的文件规定,交通部和各级港口管理部门不能不执行,除非国务院重新规定,但这种可能性很小;第二,比较现实的态度是争取有关方面在实施改革时能根据各港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港务企业的利益和长远发展大计;三是对于已经完成引航体制改革的港口,应及时总结经验得失,引导改革稳步推进;四是要在引航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引航机构的市场化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